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司马杭仁 《中国航天》2006,(10):25-26,32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把目光转向了月球。月球表面含有大量的氦3。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物质是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和无放射性的能源,被科学界称作“完美能源”。据俄新网5月18日透露,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正计划组织在月球大量开采高效率的氦3。该公司总裁谢瓦斯季亚诺夫说,月球上的氦3可能在未来成为天然气、石油之后的又一能源。该公司还建议把有害、耗电量大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月球上进行。  相似文献   
82.
已研制出一种新型变速恒频(VSCF)400Hz飞机发电系统,该系统使用了一种有源箝位谐振直流环变换器。描述了选择谐振变换器功率级最佳配置的设计方法,包括选择满足关键控制性能参数的功率器件值的技术。讨论了变换器各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提出了选择的参数值必须满足多方面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系统性能指标,并通过60kVA实验系统的仿真和测试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高超声速飞行器因良好的高速突防和快速打击能力成为重要的装备发展方向,但高超声速飞行工况的特殊性使其动力 系统对热管理和能源供给提出了严苛的需求。通过分析文献对高超声速动力的热防护、燃油热管理和进气预冷等技术进行了详 细评述。热管理对高超声速动力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但其目前在该领域研究技术的成熟度较低,飞发一体化是 解决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通过文献综述对能源供给的生成及利用等技术与传统飞行器进行了对比,概述了现有高超声速 动力主要的能源供给方式的关键技术为燃油裂解气涡轮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能热(能源与热)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热电转换 等,为高超声速动力能量综合能热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航天器都是采用太阳能电源。太阳能电源从结构上分为体装式和帆板式两类:体装式是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卫星的外表面,仅适用于自旋稳定而且功率小的卫星:帆板式是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可折叠的硬板上.在太空将其展开。一般来说。电源系统约占航天器重量的1/4到1/3。随着航天器功能的增强.所需电力还在不断增长。因此.降低太阳能电源系统的重量并提高其发电功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今年我国遭遇了两次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它们都对受灾地区的电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单一的固网发电模式不利于电网安全和应急保障的弊端已经凸显。分布式供电建设理应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6.
异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起动向发电的转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异步电机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结合构成的起动/发电系统作航空电源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对异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中起动向发电的转换进行了研究,提出充分利用系统中变换器可快速控制定子磁链转速的特点,改变电磁转矩的方向,实现起动到发电的转换。详细介绍了转换过程控制方案,该方案可实现起动到发电的平滑转换,且在进入发电状态后直流母线电压由起动电源电压自动增长到所需的发电电压,最终稳定发电。最后给出了仿真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7.
为了提高吸热器的热性能、降低吸热器的质量,将热管用于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吸热蓄热器,建立了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蓄热容器最高温度、热管最高壁温、工质出口温度、相变材料(PCM)熔化率等参数,并与基本形吸热器进行了对比,验证了PCM的储热能力,减小了工质气体出口温度的波动。计算结果可用于吸热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88.
89.
针对航天器未来空间飞行任务对大功率电源的迫切需求,开展了基于电弧加热的高温气体磁流体(MHD)发电地面试验研究。利用长分段电弧加热器加热氩气试验工质,模拟MHD发电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通过注入铯种子的方式提高试验工质的电导率,成功进行了直通式和盘式MHD发电地面试验:在磁场强度1 T试验条件下,直通式发电机最大输出发电功率达到196 W;在磁场强度7 T试验条件下,盘式发电机最大输出发电功率达到10.5 kW。本研究工作验证了磁流体发电技术的前景,为更高功率的磁流体发电机研究及空间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转子永磁体充磁角度偏差导致的不平衡磁拉力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用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别在不考虑转子偏心和考虑转子偏心的情况下,对由充磁角度偏差导致的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不平衡磁拉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将不平衡磁拉力的计算结果作为载荷,获得了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空气轴承-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及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子系统在740 Hz附近发生共振,共振幅值随着转子磁芯充磁偏差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要保证转子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需要将磁芯的充磁角度偏差限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