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55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226-226
从水能到地热能、从风能到生物能,人类一直试图寻找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中国科学院年届九旬的王希季院士早在30多年前就提出发展空间太阳能发电站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他认为:"水能是有限的,风能、地面太阳能不稳定,核能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  相似文献   
72.
高温太阳能集热管作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其发电效率。文章研究了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和提拉法在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玻璃外管上镀制增透膜,大大地提高了集热管的集热效率;研制了年产15万支的集热管增透膜镀膜自动化生产线,产业化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73.
基于微重力条件下的导热控制微分方程,采用焓法对热管吸热器相变材料容器进行了二维数值建模与仿真,在同时考虑空穴和相变的情况下,对微重力条件下蓄热单元相变传热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空穴率对蓄热容器内部的温度场和热性能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方案热管吸热器蓄热单元相变传热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文中微重力条件下计算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空穴影响着蓄热单元相变的进程,空穴的存在增加了容器内部的温度梯度,使得容器的蓄热能力降低;由于热管径向温差较小,热管壁温在相变材料熔点附近变化较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热斑和热松脱现象。  相似文献   
74.
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要求在热机与冷机情况不同负载转矩未知且突变明显时都能够可靠起动,且要求起动时间尽可能短。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开环I/f控制方法存在转速调节时间长、电流利用率低、给定电流与负载转矩不匹配时易发生失步现象等问题,因此并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检测的改进闭环I/f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瞬时有功功率的扰动量对给定电流矢量的角速度进行补偿,增加系统阻尼转矩分量,加快转速收敛;通过检测瞬时无功功率调节电流矢量幅值,使电机工作在最大转矩/电流比状态,适应负载转矩的突变。同时建立了基于小信号的线性化模型,对传统开环I/f与改进闭环I/f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及鲁棒性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合适的阻尼补偿系数。最后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改进闭环I/f起动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升速阶段转速波动约±60 r/min,减小转速达到稳定的收敛时间约0.3 s,提高电流利用率约20%,且能够适应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中未知且突变的负载转矩,及时对给定电流进行调整,不再会出现失步现象,实现可靠起动,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中。  相似文献   
75.
等离子体磁流体发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分析了等离子体磁流体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电过程,阐述了目前磁流体发电研究中的重点和关键问题,从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进展。分析认为等离子体磁流体动力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将会推动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76.
77.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电力系统,吸热器是热动力发电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吸热器腔体的热辐射将直接影响到吸热腔的热损失和吸热器的传热,建立了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器腔体辐射模型,结合换热管的传热模型计算了吸热器的传热过程,得到了吸热器热损失,换热管最大温度,工质出口温度等结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吸热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78.
朱毅麟 《上海航天》2001,18(5):52-57
首先回顾了NASA的空间太阳电站1979 SPS基准系统方案及其产生与搁置的背景,强调了1995-1997年新一轮论证中所提方案的高度模块化特点,这一特点使空间太阳电站的技术可行性大为增加,其次介绍了空间电站研究的工作分解结构和所需的关键技术,最后从全球对电能的需求,有关国家的态度,关键技术的进展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对空间电站发展前景的不同评价。  相似文献   
79.
空间用太阳能热动力发电装置热力参数优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空间用太阳能热动力发电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并以10kW闭式布雷顿循环太阳能热动力发电装置为对象,重点对以系统总质量和总当量阻力面积最小为目标 参数进行优化计算。计算结果为此类发电装置提供了选取涡轮压比,压气机入口温度等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司马杭仁 《中国航天》2006,(10):25-26,32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把目光转向了月球。月球表面含有大量的氦3。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物质是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和无放射性的能源,被科学界称作“完美能源”。据俄新网5月18日透露,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正计划组织在月球大量开采高效率的氦3。该公司总裁谢瓦斯季亚诺夫说,月球上的氦3可能在未来成为天然气、石油之后的又一能源。该公司还建议把有害、耗电量大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月球上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