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207篇
航天技术   369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8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61.
卫星磁设计的三维规划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利用虚拟仿真平台EON开发的卫星磁设计仿真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论述了在卫星磁设计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开发方法,并对系统开发涉及的仿真程序与应用程序间的数据通信技术,碰撞检测技术和事件路由机制等关键技术进行描述,利用这些方法开发的磁试验仿真系统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有效地进行卫星的磁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662.
对跑道侵入的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据统计,空中交通管理中68%的事故发生在地面阶段。2003至2006财政年度,在美国NAS内的500多家机场共计发生了1306次跑道侵入事件,其中有4次导致了发生相撞事故。虽然这4起事故没  相似文献   
663.
TC-1和Cluster对向阳侧磁层顶通量传输事件的联合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2至4月期间,探测一号(TC-1)卫星和Cluster卫星有25次同时处在向阳侧磁层顶附近的磁鞘内,TC-1卫星在低纬区,Cluster卫星在中高纬区.利用这一期间两卫星探测到的27个通量传输事件(FTE),分析行星际磁场(IMF)横向分量BT={By,Bz}对磁层顶重联发生位置的影响,以及分量重联的观测事实,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当IMF南向分量Bz占优势(|Bz|>|By|)时,FTE大多(约占87.5%)能在低纬观测到,而当IMF By分量占优势(|Bz|<|By|)时,则FTE大部分能在中高纬观测到(占84.2%);(2)很少观测到相关联的事件(关联事件指在低纬生成的FTE,向高纬运动中先后被TC-1卫星和Cluster卫星探测到的事件),表明在低纬形成的FTE可能大多沿磁层顶两侧滑向磁尾,只有少数可能运动到高纬地区;(3)中纬地区探测到的FTE大多是以分量重联方式产生于该区,而非来自磁赤道附近成对形成的FTE.   相似文献   
664.
消失在底片中 1990年3月3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发生了一次UFO目击事件。三名男子以惊讶的神情.凝视着东南的夜空。在他们的眼前,出现了三角形UFO的模样.它有四个发光源.亮度是圆月时的六倍,就在此时.三角形UFO从他们的头顶上掠过。  相似文献   
665.
十一、异常相似   在华盛顿进行的三个实验阶段中,在场的职业插图画家金伯利把小杰西的回忆仔细描述出来--带符号的" I"字形桁条。与欧文谈话后,我也让金伯利把他的描述画出来,比较发现,两幅画异常相似。连金伯利也说:"他俩好像在描述同一件东西。"尤其是颜色,除欧文的稍淡一点外,两幅画的颜色相差无几。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小杰西的符号上下边缘有突起,这样横截面就成" I"字形。也许是他记错了,他父亲就说横截面是长方形。老杰西在 1979年接受鲍比·普拉特的采访时说:"那是个标准的长方形,就像用直尺画出来的那样。"或许小…  相似文献   
666.
1981年1月8日,在法国特朗·恩·普罗旺斯地区,发生了一起著名的留有物理证据的UFO案例。该案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事件中,有人看到一只UFO降落,并在它离开后的很短时间内找到了物理痕迹。法国的一个政府机构分析了样品,并公布了不寻常的结果。事件的过程很简单,但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位52岁的技术人员——伦纳特·尼古莱在下午大约17时,正在外面他的坡地的高处干活,这时他听到东边一声呼啸。他转过身来,看到一个物体,像“用两个盘子在边缘用胶互相粘住的有点凸出的碟形物,带有一个约20厘米宽的中心环”。这只飞碟飞过靠近尼…  相似文献   
667.
行星际南向磁场事件与强磁暴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8-1988年期间的太阳风和地磁资料对行星际磁场(IMF)南向分量Bs事件(即Bs〉10nT及其所驱动的错向电场VBs〉5mV/m、持续时间△T〉3h的事件)与弱磁暴(Dst≤-100nT)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的Bs事件能能引起磁暴的发生,但其中只有84%为强磁暴;强磁暴的发生都与较强的IMF Bs活动密切相关,但只有68%的强磁共伴随Bs事件而发生;Bs事件与强磁暴并不是  相似文献   
668.
通过分析几十个典型太阳质子事件表明,具有以下特征的质子事件其后1-3天内一般有强烈地磁扰动发生:1.质子耀班级别和亮度较大(3B以上);2.质子通量在上升阶段增加很快,而在下降阶段相对来说衰减也很快(尤其是在峰值附近);3.电子通量远远大于质子通量并且和质子通量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预报太阳质子事件发生后3天内地磁扰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69.
影响地球环境的太阳质子事件的时间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6年以来的大量太阳耀斑以及相应质子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了质子事件到达时间和极大时间同耀斑经度位置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当耀斑位置处于经过地球的行星际大尺度场磁力线足点位置附近时,上述两种时间过程最短.这个结果支持了太阳耀斑粒子经日冕传播再向行星际空间传播的二阶段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670.
本文对1989年1月-1990年6月期间的11个微波双峰事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双峰事件的两个峰随频率的演化呈现出竟争的趋势。这一观测特征,可由不同的非热电子分布、或相同非热电子分布,但在相同频率上不同光厚导致谱相交特征得到合理的解释,井可得到双峰事件中两个峰产生在不同源区的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