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万紫千红总是春生物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昆虫、鸟类、哺乳类等许多动物都披着缤纷的彩衣,还有万紫千红的花、草。生物彩妆有什么意义呢?许多例子显示,生物彩妆有伪装的效果。例如有的昆虫形体与彩纹看起来像枯枝、叶片、树皮,还有狮、虎、豹等猫科动物皮毛上的彩妆,使它们容易在  相似文献   
22.
前哨 《航天》2009,(2):32-35
未来航天员在天上吃什么?不是西洋大餐,也不是风味小吃,更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昆虫昆虫作为人类的营养食品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过人类的营养食品并不只是昆虫,还有其他很多可供选择,但为什么科学家只选昆虫?  相似文献   
23.
梨韵 《今日民航》2013,(1):12-12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有些异域料理的成分实在是太诡异,真是对食客们味蕾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挑战。在泰国北部山区,工人们正在用大象排泄物生产象粪咖啡豆。加拿大人布莱克·丁金投入数十万美元,在山林中开发出原料与加工方式不同寻常的象粪咖啡,与早前为人  相似文献   
24.
赵力 《西南航空》2010,147(5):80-84,86,88
昆虫世界里,肉食性种类占总数的28%,许多人一定以为,这些四处捕食各种小昆虫,嗜好鲜血的“杀手”,看上去一定都是十分强悍、凶恶的。例如挥舞大刀,横行霸道的螳螂;身披铠甲,动作迅猛,长着可怕大腭的各种步甲;身影矫健、横冲直撞的蜻蜒;身藏毒剑,无所畏惧的马蜂。  相似文献   
25.
从半实物昆虫仿生研究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借助于计算机智能控制探索半实物昆虫仿生引导规律的方法,讨论了建立一个新型的智能化的仿生实验室,在计算机仿生环境下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研究生物传感器作用下昆虫的引导规律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在这种仿生研究中的大量时空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采用基于Realms的时空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研究昆虫运动时其脚掌与接触面间的接触力学规律及其附着机制,可以为多足爬行机器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制的微牛级应变式力传感器,用来测试昆虫无障碍运动时与接触面间的3维接触力。对黄斑蝽在地面和垂直壁面两种状态下爬行时与接触面的作用力进行测试,分析了力的作用机理。在垂直壁面状态下,昆虫向上爬行时将身体向上推进的同时,会产生防止身体倾覆的吸附力。  相似文献   
27.
微型旋转翼与拍动翼气动力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世隆  孙茂 《航空学报》2007,28(2):286-289
 用拟压缩性法求解三维非定常不可压N-S方程,研究了旋转翼及拍动翼的气动力和流场。当昆虫正常悬停时,如果翅膀旋转,产生的平均升力以及气动效率并不比拍动时的差,甚至还略好,因此,厘米级微型飞行器可以采用旋转翼,这比拍动模式容易实现。另外,小迎角旋转时升阻比可达3.1(在15°迎角,雷诺数4 000情况下),气动效率较高而且升力系数不小,多个桨叶可以产生很大的升力。因此,在悬停时,多个桨叶小迎角旋转是厘米级微型飞行器的一个很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8.
昆虫在自然界中飞行时多会受到侧风的干扰,因此了解侧风作用下昆虫拍动翅上气动力的变化对昆虫飞行机理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了存在侧风时拍动翅上绕流,并与正常悬停情况进行对比,从侧风的方向和强度2个方面考察了其对拍动翅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侧风对拍动翅气动特性的改变包含2个流动机制的贡献,即相对速度效应和前缘涡轴向速度效应,且从翅尖吹向翅根的侧风与从翅根吹向翅尖的侧风对气动力的影响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不同强度的同向侧风下,气动力的改变类似,仅存在数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9.
通过昆虫飞行运动学测试系统测试了约束状态下蜻蜓、独角仙和鸣鸣蝉等3种昆虫飞行时的各项参数,分析了1个周期的扑翼过程、扑翼轨迹和翅膀变形等。蜻蜓的扑翼频率为22±3 Hz,独角仙的扑翼频率为30±5 Hz,鸣鸣蝉的扑翼频率为39±6 Hz;蜻蜓的翼尖轨迹为"8"字形,独角仙为类"8"字形,鸣鸣蝉为椭圆形;发现在下扑和仰旋阶段,翅膀形状近似为伞状,这种伞状效应能有效提高升力。研究昆虫飞行不同拍翅模式下的升力特性对微型飞行器的机动飞行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0.
博物志     
《飞碟探索》2011,(2):7-7
异翅亚目是昆虫纲半翅目底下三个亚目中的一个,全世界约有4万种。异翅亚目包括椿象、水黾、红娘华、水螳螂等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