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航空   1195篇
航天技术   139篇
综合类   299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贾文义 《试飞研究》1991,(2):58-67,78
  相似文献   
12.
梦想的积淀喂,您是张教练吗,我想打听一下您那有搞业余跳伞活动的吗?对,你是哪里?我是山东的一位爱好者。提起我孩提时的梦想时,飞行员、跳伞员甚至航天员都一股脑的抖落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欲望却愈发而不可收拾。梦想与现实却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地学习学习,周而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航1949-1999年50年间共发生运输飞行事故38起,因机.组失误操纵导致发生事故的有22起,占57.2%。而1959—1994年,全球商用喷气运输机共发生飞行事故520起,其中因飞行机组失误操纵酿成事故的为319起,占总飞行事故的73.7%。  相似文献   
14.
卢京明 《飞机设计》2007,27(3):70-73
针对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中小操纵位移频次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小操纵位移频次的级别。同时,在原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的基础上再次对其小操纵位移频次进行了计算,去掉了这一级别以下对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无影响的小操纵位移频次,从而完善了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另外,对小操纵位移频次问题研究结果在其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航空科学技术》2007,(1):24-24
波音KC-767加油机项目取得又一里程碑,1月23日,空勤人员使用第5代电传操纵伸缩套管使该机与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的一架B-52轰炸机实现了不加油的“干对接”.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经典颤振分析是研究刚性桨叶的最低阶挥舞模态与最低阶扭转模态的耦合不稳定性。经过直升机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工程上实用的计算方法。这套方法是建立在金属铰接式旋翼之上。本文计算分析了某型机旋翼主桨叶翼型由NACA0012改进为TSAGI 12.XX翼型后旋翼的经典颤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大量仿真计算研究的基础上,导出了在风切变条件下沿预定下滑航迹进场的需用推力变化规律,分析了风切变特征量对能量匹配的影响,与仿真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按理想推力操纵规律进行能量匹配是可行的,从而对风切变危害飞行安全的物理本质有了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19.
主要研究目的是寻求利用智能旋翼概念,将自适应随波前馈控制器应用于直升机旋翼的主动实时振动控制的可行性研究,但自适应控触所需参考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获得。本提出利用旋转变压器拾取直升机桨叶旋转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实现旋转桨叶和机体之间的双向多路信号的可靠传输,以组成智能旋翼闭环控制系统,本提出了一种非接触信号传输方法,并进行了实时振动控制试验,以验证控制策略、信号传输方法和智能旋翼概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进行高效控制应当如何选择控制参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ADS-33的直升机纵向操纵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航标ADS—33E—PRF对直升机操纵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重大革新,用带宽及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和快捷性来评价直升机的操纵性。本文首先对ADS—33E—PRF中有关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的要求和指标进行分析讨论;建立了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为线性模型并计入了操纵机构对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的影响。最后,计算了样例直升机纵向通道的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并给出了样例直升机纵向通道的操纵性品质等级。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合理地评价直升机的操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