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4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447篇
航空   2561篇
航天技术   1506篇
综合类   314篇
航天   153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卢珍珠  李征航  刘万科  陈锴 《宇航学报》2006,27(6):1397-1400
研究了利用星间距离观测值或速度观测值进行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时存在的卫星星座整体旋转的问题,并提出了消除该系统误差的地面校正法。利用含有系统误差△Ω的卫星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求得的点位大地经度也会产生△L的偏差,且△L=△Ω,因此,由点位大地经度差△L即可确定卫星星座整体旋转误差。试验结果表明,△Ω与AL的差值不到10^-5秒,从而证实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绝对速度测量计的自主导航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凝生 《航天控制》2006,24(4):27-30
对用激光原理进行绝对速度测量和由它实现自主导航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利用3个陀螺仪和3个激光测速计按直角坐标方式配置,即可组成基于绝对速度测量计的捷联式惯性测量组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化计算和有利于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从介绍平流层飞艇的结构健康监测定义入手,说明了该系统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工作原理。在分析平流层飞艇运行环境和结构可能的损伤模式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案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平流层飞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为今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发展我国的GNSS完好性监测系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卫星导航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同时为陆海空用户提供连续精确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得到了推广普及。世界民用航空界推动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各种增强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定义了一种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GNSS),它连续的  相似文献   
105.
高照照  杨慧 《航天器工程》2004,13(3):54-58,13
静止卫星接收在地面设置的信标站的测距信号,可以测得卫星到地面信标站的距离,从而用星上直接测得的伪距解算出卫星在惯性空间的位置。对卫星轨道的一个弧段进行测量,可以得到卫星的状态矢量和多组伪距记录,考虑到星上计算机的容量以及定位实时性的要求,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确定卫星在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中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6.
一、概述2002年5月15日,我国成功地将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A(HY-1A)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自2002年5月29日开始HY-1A卫星正式下传海洋水色扫描仪与CCD成像仪所探测的数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了第一轨HY-1A卫星遥感图像。国家海洋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进行了在轨测试,对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检验与验证,各项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卫星境内外水色探测能力与灾害监测能力得到充分证实,已于2002年9月18日交付后投入业务化使用。在卫星与地面系统运行的一年多时间内,已获得我国渤海…  相似文献   
107.
108.
小卫星编队飞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编队飞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通过编队飞行可将多颗小卫星形成一颗大的"虚拟卫星",即空间任务的预定功能由编队中各个只担当单一功能的卫星分担,由此整个卫星群可实现强大的功能.实现卫星编队飞行需要保持和控制星群的编队构型,精确确定星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即相对导航.卫星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包括轨道设计、轨道演变及控制,星间链路、编队运行管理和测控,以及卫星的自主定位、定轨.叙述小卫星编队的基本原理、轨道构成和技术特征,分析实现编队飞行所需的关键技术,介绍各国编队飞行的现有计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9.
用微型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煤碳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改善煤矿的生产管理和增加企业效益。本文具体介绍了一个适用于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生产微型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软、硬件配置,并着重讨论了系统主站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该系统现已投入运行。实践证明,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它是一个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煤矿的廉价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0.
庞之浩 《太空探索》2006,(12):18-19
21世纪被人类称为“海洋世纪”。然而,要想对这一占地球面积70.8%的不断运动着的水体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掌握其活动规律,探满其蕴藏的巨大资源,靠一般方法是很难的。就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来看,海洋卫星是认识海洋真面目的最佳利器,利用它可以经济地、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和连续的监测,它已经被公认是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