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46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从预防人为差错的需求入手,以目前航空部门普遍采用的CATIA或DELMIA软件为平台,介绍了在非沉浸式虚拟环境下考虑人为因素的维修性分析与验证基本流程;阐述了虚拟环境中进行可达性与可视性分析、干涉和碰撞分析、维修姿态分析、维修动作体力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通过实例初步证明了利用虚拟人进行人类工效学模拟与验证是实现飞机维修性并行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
在未来高度自动化的飞行器中,飞行员的作业将以监控任务为主,飞行员注意状态的实时检测和干预技术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性技术.本文采用心理学的缓发持续操作任务(GradCPT)试验范式和眼动追踪技术,探索采用眼动指标来识别飞行员注意状态的可行性.试验招募了30名被试验者,分别完成约30min的GradCPT任务,同时利用...  相似文献   
93.
飞机界面设计颜色匹配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飞机显示界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用于工效学实验的飞行信息显示界面仿真模型.以该模型为背景开展实验,综合使用主观和客观测量方法对不同颜色匹配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反应时间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主观数据进行处理.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确定了不同背景色和目标色匹配的辨识快慢顺序和喜好程度;不同颜色匹配的作业绩效和喜好程度不全相一致;白色/红色、棕色/黄色、暗灰/蓝色、黑色/淡绿、白色/蓝色较适宜作为背景/目标色组合,白色/黄色、黑色/蓝色则不适宜.  相似文献   
94.
飞机座舱显示界面编码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飞机座舱信息显示界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用于模拟飞行信息的仿真界面模型.以正确反应率和反应时间来评价和分析被试在不同脑力负荷和编码方式下对目标的辨识情况,为信息显示界面设计的适人性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脑力负荷大小不影响颜色编码方式,而影响文字编码方式;采用中文和英文进行编码差异不显著,颜色编码差异显著;不同颜色的中、英文信息辨识情况相同,红色和黄色宜作为需准确辨识信息的编码,淡绿和黄色宜作为需要快速辨识信息的编码.蓝色不适于作为颜色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95.
飞机驾驶员视觉信息流系统工效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驾驶员的视域、视觉信息流向、视觉信息获取工效的影响因素、视觉信息流工效的测定与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套视觉信息流工效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体系.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有:飞机驾驶员视域在水平面中存在最佳、较好、极限工效区,并且振动、反射眩光、噪声、显示字符的形状/颜色特征/对比度/显示方式等是影响信息获取工效的主要因素;飞机信息显示区域必须限于驾驶员视域,其显示布局及显示方式应符合视觉工效学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6.
歼击机座舱工效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出采用改进德尔菲法建立歼击机座舱工效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方法针对初步确定出的126个评价指标,聘请了飞过多种型号歼击机的24名现役有经验飞行员作为专家咨询人员进行了两轮咨询,在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筛选出了100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歼击机的座舱工效学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也可为航空工程部门和军方的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7.
为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减少维修差错、基于"人-机-环"理论,分析维修工效影响因素,引入德尔菲法确定维修工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维修工效评价方法,实现了维修工效定性评价的定量化。结合某型歼击机维修工效核查数据,实例验证了评价指标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康永  周晖  马少君  高波  谭立 《航天器工程》2019,28(2):104-111
航天器舱外载荷适配器是一种轻小型空间对接机构,根据操作方式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大类。文章介绍了日本设备调换装置(EEU)、美国飞行可释放连接机械装置(FRAM)等国内外舱外载荷适配器,总结了其引导定位、机械锁紧和电连接的功能实现方式。针对空间机械臂操作、人机工效学存在的无法精确定位和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舱外载荷适配器的工作模式、关键部件、地面试验等关键技术和解决措施。针对未来我国先进载荷任务需求,提出了开展功能强大、承载能力强的主动式适配器研究建议;针对大型高轨航天器,提出了开展被动式适配器技术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9.
MRO LINK     
<正>设备供应商ATP 5000系列扭矩倍增器Advanced Torque公司推出的ATP 5000系列扭矩倍增器适用于中等扭矩需求,便携、安全且满足人体工效学要求,易于使用,即使重复使用也可保护使用者免受身体损伤,重量轻且精度高。扭矩范围0~6780牛·米扭矩倍增比准确性优于±1%系统稳定性±0.05%/°C工作温度-18~43°C工作环境湿度为最高90%不结霜情况下放大比125:1重量12千克直径8英寸高度7英寸  相似文献   
100.
基于人机工效的民机驾驶舱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机驾驶舱的人机工效设计是以"飞行员—驾驶舱—环境"整体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以提高民机飞行安全的设计。从民机驾驶舱的显示界面、控制器件布置和光环境等角度,详细阐述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的概念,研究相关设计方法,并进行实际应用。所论述的相关设计方法对未来先进民机驾驶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