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642篇
航天技术   232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4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现代卫星摄影测量中,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卫星编队具有比单颗卫星更优越的性能,能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通过对绕飞编队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于摄影测量的卫星绕飞编队构形.该卫星编队具有空间构形不变、覆盖范围大,图像比例尺一致等优点.对地三维定位仿真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卫星编.队拍摄的具有航向和旁向充分重叠的区域网图像,在摄像机光心坐标精确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就可以确定地面目标点坐标,即用空中控制完全代替地面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对中远程战术导弹的捷联复合制导的中制导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目标-导弹相对运动和弹体及自动驾驶仪的数学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考虑弹体及自动驾驶仪的惯性为三阶控制对象捍的最优制指令。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维空间内的高速飞行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零控脱靶量的中制导段导引方法。建立了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模型,分析了确定修正轨道的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修正轨道根数的计算方法。同时根据待增速度给出了推力定向和推力发动机工作时长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拦截器中制导段的制导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刘世镇 《航天制造技术》1989,(3):60-62,F003
电工纯铁DT2轭铁和铅黄铜HPb59—1隔板经表面镀镍,应用气体保护钎焊工艺,焊料HLAgCu30—52,厚0.12,装夹力0.98Mpa,无钎剂,钎焊温度730℃,保温13分钟,经100倍金相检验,焊缝宽度均匀、焊料扩散良好,拉力试验,拉拉强度在196N/mm~2以上。生产数万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5.
“海响尾蛇”投入使用已有四年,它是舰载中程面空导弹中唯一具有反导弹能力的系统,因而现在它正开始新的应用.目前它有一种新的模块系统,因而其作战功能增强了,并适用于各种舰只.介绍模块式“海响尾蛇”的组成部分,以及红外差动跟踪(EDIR)型“海响尾蛇”的工作原理;最后提供导弹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6.
《卫星应用》2007,15(2):55-60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遥感公司——美国地球之眼公司(GeoEye),将于2007年春发射一颗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GeoEye-1)。该卫星将能以0.41m全色(黑白)分辨率和1.65m多谱段(彩色)分辨率每天搜集总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地图精度级图像。  相似文献   
17.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施少范 《上海航天》2000,17(6):49-53
简要介绍了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研制开发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和研究了对地观测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这类卫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所达到的控制精度。同时展望了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外星载微波辐射计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载微波遥感已发展成为对地侦察和观测大气与地球表面的重要手段。它不依赖于太阳作为照射源,在白天和黑夜都可以工作;具有穿透云层和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的能力。不受天气的影响。因此微波遥感可以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与其它遥感手段相比.微波遥感除了具有上述的穿透云层和雨区的能力之外.甚至还能穿透一定深度的地表或植被,从而可以获取被植被覆盖的地面信息以及地表下一定深度目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太空对抗发展态势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澄 《卫星应用》2006,14(3):7-14
介绍了美军发展太空对抗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太空对抗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估,重点分析了美军最近几年在太空对抗策略和政策方面所经历的新变化。指出美国太空威慑战略正在从太空对抗转向太空对地打击;不再提太空支配权,而更强调太空知情权和发展防御性太空对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