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386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跑道入侵等事故征候大多是因为飞机与机场塔台控制之间没有协同好,少数是由于飞机本身系统设备故障导致的,飞机的飞行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系统,而人和环境因素对大多数事故起主要责任。研究航空电子系统安全性分析技术,不仅需要研究飞机本身,还需要研究飞机之间协同等交通运营管理。本文分析面向协同飞行的飞行安全监视机制,并通过高度层更改程序进行分析,说明协同飞行情况下空中交通冲突探测及规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以飞机起落架系统为对象,通过建立起落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起落架系统工作过程中各零组件应力响应,通过起落架故障树分析,利用关键零组件故障物理模型分析各零组件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失效率,确定影响起落架安全的主要因素和薄弱环节,最终实现起落架系统安全性评估和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23.
针对全浓度梯度高镍正极材料批次一致性控制问题,采用Ni、Co、Mn三种溶液单独配制,各自通过程序精确控制流量进入反应釜的新思路和梯度降温烧结方式,实现可控制备。制备的全浓度梯度LiNi_(0.82)Co_(0.08)Mn_(0.10)O_2的0.1 C放电比容量为210.9 mAh/g,制作成的18650电池比能量为240 Wh/kg和669 Wh/L,具有较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适用于-20~55℃,1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5.2%。高镍正极材料的浓度梯度化设计,显著提高了材料表面结构的稳定性,与商业化的高镍正极材料相比,在循环性能、倍率和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通过简介系统安全工程的概念、历史及发展趋势,以及系统安全工程的核心——危险分析方法,启示我们如何借鉴国外在航天产品研制中的经验,做好航天产品研制中的安全性评估工作,预防航天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事故,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5.
综合分析了影响航模驱鸟设备安全性的航模、操纵者及环境三方面的因素,为了提高航 模驱鸟设备的综合安全性,结合专家经验及数据,提出了相应的保证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6.
UNIX系统的安全性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作者在SGI图形工作站上UNIX操作系统的实践,给出一些提高UNIX系统的安全性及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7.
指出了以往人们对安全性工作存在片面认识,针对航天器和导弹武器系统的安全性工作,提出了若干项工作内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8.
托文喜 《航天器工程》2000,9(4):44-46,43
针对市场上各种品牌、类型的电源转换器,指明了如何选用电源转换器才能满足航天器试验高可靠、高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9.
130.
杨彬 《推进技术》2022,43(1):305-327
基于某一典型民机动力装置——PX10涡扇发动机,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型号在合格审定过程中针对FAR33部适航规章所要求进行吞鸟、吸冰、振动、超转、叶片包容等各项考核,所需进行的试验验证和安全性分析过程。整个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涵盖载荷谱分析、强度计算、工况模拟试验等技术手段,各项试验结果均满足对应规章条款的通过准则,表明该型发动机在设计与制造环节具备充足的安全裕度。针对国内商用发动机鲜有适航取证成功案例的现状,本文首次全面阐述了完整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为国内发动机厂商产品的适航取证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