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太阳帆柔性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阳帆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问题.针对太阳帆航天器实际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得出合理的边界预紧力的大小与方向;给出太阳帆航天器伸展臂对预紧力的屈曲模态分析以及屈曲临界载荷;进行了太阳帆结构的无预紧力结构模态分析与有预紧力结构模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帆航天器预紧力结构模态分析更为合理,为太阳帆航天器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与仿真提供了参考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2.
超薄聚酰亚胺薄膜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备工艺、应用进展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综述超薄型聚酰亚胺薄膜近年来基础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超薄型聚酰亚胺薄膜在空间以及微电子领域的应用。最后,结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超薄型聚酰亚胺薄膜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对发展我国的超薄型聚酰亚胺薄膜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3.
张瑾  翟坤  王天舒 《上海航天》2015,(2):1-7,49
建立了柔性太阳帆轨道、姿态、弹性振动耦合的动力学降阶模型。分析该模型在地心大偏心率椭圆轨道的动力学表明:太阳光压力是太阳帆轨道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且太阳光压力会引起太阳帆姿态的剧烈变化和柔性结构的大幅振动,同时太阳帆的结构振动会对其姿态造成累积偏差。研究发现,太阳帆在空间的运行是一个轨道、姿态、弹性振动三方面强烈耦合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64.
太阳帆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阳帆依靠反射太阳光光子产生推力,在飞行任务的整个过程推力连续作用于飞行器上而不需要任何推进剂。太阳帆可广泛应用于低成本大速度增量的太阳系飞行任务,具有其它推进系统无法替代的优点。简要介绍了太阳帆推进的机理及研究现状,给出了太阳帆飞行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5.
连续小推力非开普勒悬浮轨道在深空探测与地球极地观测任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归纳了电推进、太阳帆推进等连续小推力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阐述了日心、行星悬浮轨道的动力学特性、稳定性、轨道保持策略;分析了三体问题下人工拉格朗日点的优势及其在深空探测方面的应用;讨论了悬浮轨道编队飞行的研究方法与控制策略。最后针对小推力悬浮轨道研究发展面临的难题,提出了研究新思路和应用新方向。  相似文献   
66.
对于处于日心轨道的对日定向太阳帆,提出一种使用反射率控制器件(RCD)产生光压力矩的卸载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RCD状态解算策略,在实现对太阳帆动量轮快速卸载的同时大幅节约了所需的器件切换次数。之后,使用非线性优化算法对反射率控制器件进行了布局优化,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反射率控制器件的卸载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解算策略可以用更少的反射率控制器件状态切换次数更快地完成卸载过程;布局优化过程可以指导确定更加合理的反射率控制器件铺设位置,与未进行优化过程相比,能够实现更快卸载。  相似文献   
67.
带移动滑块的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移动滑块为控制执行机构的太阳帆航天器,基于拉格朗日分析力学建立了航天器—滑块两体系统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为简化控制律设计,将控制回路分为内外环,并分别设计控制律.外环以航天器姿态为受控变量,滑块位移为控制输入;内环以滑块位移为受控变量,滑块驱动力为控制输入.最终将控制律代入系统原非线性模型,以行星际太阳帆航天器姿态控制任务为例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移动滑块为执行机构,采用所设计控制律,可以实现太阳帆航天器快速姿态调整及长期姿态保持.  相似文献   
68.
段逊  岳晓奎  党朝辉 《宇航学报》2020,41(1):118-124
本文研究了太阳帆航天器在光压因子、锥角和钟角共同作用下的三维人工平动点的变化特性。在光压因子较小的时候,五个平动点会拓展成五个不相连的“人工”平动点面。随着光压因子增大,平动点面SL 3 ,SL 4 和SL5将逐渐扩大并互相融合,最终延展至SL 1 与之融合。而平动点面SL2则始终保持独立的球面,只随着光压因子的增大而扩大但不与其它平动点面发生融合。平动点位置的改变,意味着对应的周期轨道也随之改变,这为平动点周期轨道的转移等任务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9.
张军徽  佟安  武娜  刘应华 《航空学报》2019,40(11):223135-223135
太阳帆航天器在绕地轨道中将会周期性地进出地球阴影,经历热环境的剧烈变化,在热辐射冲击作用下,太阳帆这种大柔性空间结构的热致响应值得研究。以方形有桅杆式太阳帆为研究对象,考虑热辐射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太阳帆的热-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太阳帆桅杆-薄膜结构热诱发振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帆由地球阴影区进入光照区将会发生明显的热诱发振动;随着热流入射角的增大,太阳帆桅杆截面的摄动温度减小,热诱发振动减弱,频率不变;太阳帆桅杆刚度的增大有利于抑制结构热诱发振动的发生;帆膜预应力将会影响太阳帆的热诱发振动,随着桅杆轴力增大,热诱发振动的振幅增大,频率减小,当轴力增大至一定程度,太阳帆的热诱发振动将会发散。  相似文献   
70.
一林 《太空探索》2005,(2):18-19
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