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83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航天》2011,(9):F0002-F0002
2003年2月1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这一天,执行完既定任务正准备返回地球的美国航宇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大气层中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时隔8年之后,人们在德克萨斯纳柯道奇县的一个湖泊中找到了当时航天飞机解体时坠落的一个部件,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那一场惨剧的沉痛记忆。  相似文献   
72.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泰坦是一个巨人。而土星的 18颗卫星中就有一颗是用泰坦命名的 。这颗卫星也可以说是一个“巨人”,因为它比冥王星和水星的体积都要大,不仅如此,泰 坦本身还隐藏着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解开泰坦之谜,不仅能够揭示一个令人惊奇的外 星景致,它也能帮助人们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之谜。如今美国发射的“卡西尼亚”号飞船在 泰坦星上空释放了一颗名为“惠更斯”的探测器,它正冲向土星以揭开泰坦星之谜。   那么,泰坦星为何如此神秘呢?因为它的外层包裹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大气。   泰坦星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带…  相似文献   
73.
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系列阿波罗探月飞船,打开了月球的大门,同时也打破了许多人对月亮的美好幻梦.那是一个布满陨石坑的毫无生气的沙漠,这幅荒凉景象是跟其缺乏大气相关的.  相似文献   
74.
大气层飞行器在爬升过程中重量、重心、高度和速度等参数变化剧烈,因而飞行器的操纵稳定特性也变化急剧,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其飞行控制律设计有它的特殊性。针对跨大气层飞行器的飞行特点,提出了四种纵向控制律初步方案,分析研究了这四种控制律设计方案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具体的控制律方案设计提供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75.
周武 《太空探索》2003,(4):25-25
  相似文献   
76.
从古到今,人们对金星都不陌生,这是因为它是今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中国古代称“太白金星”的便指的是它。由于金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内,比地球更靠近太阳,从地球看上去,它和太阳的最大视角不会超过48°,因而金星不会整夜地出现在夜空中。当它出现在满天星斗尚未露面的落日余晖里时,我们习惯地称它为“长庚星”;而当它闪烁在群星隐去的朝霞中时,我们则又管它叫“启明星”。金星概况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郾08亿千米,自转周期243天,公转周期224郾7天,公转速度35千米/秒。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金星的半径为6073千米,是地球的0郾9…  相似文献   
77.
张辉  周向东  汪新梅  田宏 《航空学报》2020,41(8):623719-623719
星敏感器是一种以恒星为参考源的姿态测量设备,在卫星、导弹、舰船等平台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需在大气层内全天时工作的近地空间平台,如舰船、飞机、导弹、高空气球等,星敏感器面临白天强烈天空背景条件下探测暗弱恒星目标的难题。首先介绍了近地空间全天时星敏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分析并总结了全天时星敏感器实现的主要技术途径;最后梳理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分析结果可为近地空间全天时星敏感器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8.
1994年7月,科学家们亲眼目睹了一颗行星与另一个天体之间最剧烈的碰撞。木星连续6天遭到一颗名叫苏梅克·利维9号的彗星接连不断地轰炸,一颗接一颗,总共20几颗彗星碎片,以每秒60千米左右的速度疯狂地砸入木星稠密的大气层。这场狂轰滥炸产生了大量的火球,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很容易看到。  相似文献   
79.
杨孝文 《太空探索》2012,(11):34-37
美国航宇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是一台令人敬畏的科研机器。它于美国太平洋时间8月5日已成功登陆火星,并发回火星表面图像。很多爱好者都知道这辆火星车装有用于轰击岩石的激光器以及众多令人吃惊的照相机。不过,还有一些秘密恐怕就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了。以下介绍的是"好奇"号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与参加火人节的狂热者相比,"好奇"号项目组的工程师似乎更喜欢烟火秀(爆破)。在进入火星大气层,降落和最终着陆过程中,"好奇"号共上演了76场烟火秀,帮助其顺利着陆。部分爆破严格进行控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点燃一盒火柴,其他爆破的威力相当于一个柱状炸药包。  相似文献   
80.
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末段导引规律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末制导段轨控发动机开机和关机时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规律,给出了零控脱靶量的近似表达式.定量分析了轨控发动机分别处于常值力和脉冲力工作状态时的作用效果,以及影响末制导律对视线转率修正能力的因素,并给出了末制导段发动机能够修正的初始视线转率上限.结合相对运动规律的特点,基于抑制视线转率的思想设计了末段的导引规律.根据轨控发动机所具有的两种工作状态,将末制导拦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设计,特别设计了轨控发动机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过渡过程,让拦截器以近似于平行接近的方式拦截目标.通过仿真,证明了该导引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