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任继山 《上海航天》2007,24(5):54-57
为改进变结构多模(VSMM)估计中模型组转换(MGS)算法对运动规律较复杂目标的跟踪,提出了用于模型组激活的核心模型转移法。该法为每个模型组确定一核心模型,并利用当前时刻滤波结果中的模型概率和似然等先验与后验信息,判断模型组的激活。仿真结果表明,核心模型转移法的滤波结果平稳,为MGS算法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且全面利用系统信息的模型组激活方法。  相似文献   
72.
Zhuk(“甲虫”)雷达为一种多模式脉冲多普勒雷达,由Phaxotion NJJR设计局针对Mia-29M所研发,于1987年发展完成装在一架Mia-29上测试,为获联的第一部可程序化的多模式雷达,能籍由新增软件程序来扩弃其功能,此雷达的衍生型众多,可说是目前城国衍生型最多,最重要的雷达系统。Zhuk雷达总重250千克,采用一个机械扫描的平面数组天线,天线直径680毫米,垂直方向的扫描范围为-40-+60度,水平方向则为&;#177;90度,工作波段为X频段,峰值功率5kw,平均功率1kw。  相似文献   
73.
研究高分辨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和联合时频分析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对高频电离层返回散射探测的多个传播模式实测数据,对污染抑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基于时频分析的方法针对多模和相位污染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均使杂波谱得到了较好的锐化,目标信号在二维时频域较清楚地显出.因此可以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天波超视距雷达海上低速目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不确定航迹自适应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亚奇  熊伟  何友 《航空学报》2019,40(5):322557-322557
针对现有航迹预测技术中,存在无模技术缺乏理论分析支持、能力有限、适用范围窄、有模技术先验假设过多、前提条件严苛、通用性差等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利用循环和多层神经网络结构,研究提出了具有理论严谨、先验假设少、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等优点的不确定航迹自适应预测模型,同时给出了典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克服了现有航迹预测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并具有无模与有模两类技术的优点与长处,仿真和实测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提取识别出数据中存在的模式,并基于模式,进行正确有效地预测,能有效解决不同实际环境中的航迹预测问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5.
平台与附件同时机动的复合控制技术是航天控制领域潜在的发展方向.分析了该技术的需求与研究内容,建立了该技术最简化的适用对象--两刚体对象的完整动力学方程,从问题复杂性、平台姿态描述、复合控制器设计用模型、系统耦合特征等角度展开讨论,并进行了系统控制器初步设计与仿真,得出关于模型建立、前馈策略、带宽选择等原则性意见.  相似文献   
76.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所具有的强耦合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退步控制的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所具有的万能逼近特性,对大迎角飞行过程中导弹动力学方程中存在的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并利用变结构控制所具有对干扰的强鲁棒性,构造误差系统滑模面,克服了逼近误差和外界干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实现了对大机动指令的精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对过载指令有良好的跟踪效果,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77.
中继卫星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松  耿云海  杨涤  杨旭 《飞行力学》2005,23(2):63-66,69
根据中继卫星系统多体控制的特点,合理地选择了中继卫星复合控制系统方案;然后根据所选择的方案,分别设计了中继卫星星体姿态稳定控制系统和单址天线指向控制系统,详细描述了天线指向控制概念,并且设计了星上自主控制方案;最后以不同的用户星作为跟踪目标,对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学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针对新型飞机除冰车加热系统的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Fuzzy—PID双模控制与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相结合,一方面利用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Fuzzy—PID双模控制器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另一方面利用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器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复合控制方法能很好地适应飞机除冰车加热系统数学模型的大幅度变化,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为提供弹射座椅多模态控制输入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分析了俯仰角、滚转角、滚转角速度、下沉率、迎角、侧滑角等弹射启动时飞机状态参数对弹射轨迹(垂直方向)和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参考评估期刊的影响因子,提出了安全高度影响因子法,并计算出在同等弹射条件下(速度和高度)各参数的平均影响因子,得出各参数对救生高度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确定了俯仰角、滚转角和下沉率是影响救生高度的三个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0.
多模态冲压发动机提高性能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中元  黄伏军  董建明 《推进技术》2001,22(6):441-445,450
为了使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宽飞行条件下同时具有高比冲、高推力系数、高推重比,在讨论多模态冲压发动机的不同工作模态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参数协调状态的技术途径。在固定几何的条件下,采用一体化设计内流通道,并巧妙地调节加热规律,使得在不同飞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优化工作模态,从而防止进气道出现亚 声速溢流或过度超临界,防止尾喷管产生膨胀过度或不足,防止燃烧室内的过度高温高压,并使冲量增量最大。此外,就国内外在研制过程中曾出现过经验教训及应引起关注的技术创新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