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344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92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本研究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斜向排列双圆柱的尾迹,并分析了尾迹中某些特征点上的速度频谱,从旋涡脱落频率的规律来研究双圆柱绕流相互之间的干扰。当两圆柱间距较远时,速度振荡的频率与单圆柱卡门涡街的频率相接近,随着两圆柱间距的接近,前、后圆柱各有其不同的旋涡脱落频率,且都不同于单圆柱旋涡脱落的频率。特别是当两圆柱处于某一相对位置时,出现双峰值的功率谱,其中一个峰值的频率大大地高于另一个峰值对应的频率,而且这两个峰值谁主谁副是不确定的,呈现出不稳定流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基于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导出了适用于层合板壳热弹性分析的应力杂交元模型,单元有较少的应力参数和坐标不变性。此外,为了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本文又在Reissner-Mindlin型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段直线假设,即将层合板壳沿厚度方向分成若干段,每段包含有若干层,然后作若干段直线假设。这样处理既提高了精度,又不过多地增加计算工作量。数值结果表明,本单元性能是好的,分段直线假设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3.
本文研究了面内强磁场环境下铁磁板壳的自由振动问题。基于Eringen-Maugin的关于磁弹性作用的理性力学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一般壳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程,进而求解了面内强磁场作用下的小磁化率悬臂铁磁薄板自由振动频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和已有的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34.
采用单曝光光栅干涉或双曝光光栅干涉,研究激波过弯道绕双圆柱传播的微波流场。采用单曝光法,成功显示入射激波到第一圆柱上的反射、绕射,到达第二圆柱上的反射、绕射。在同一底片上采用双次曝光,第一次脉冲记录直道上的平面波,第二次脉冲记录激渡过弯道绕双圆柱流场。这些照片对于研究反射、绕射及它们边界的相互作用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35.
对超硬铝合金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进行了外压稳定性研究,包括环肋加筋壳的总体稳定性和肋间短壳的局部稳定性。给出了6个短壳试件的试验结果和3个环肋加筋壳试件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超硬铝合金材料的高屈服极限和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的结构整体性高精度(包括几何形状和尺寸),短壳临界外压比过去试件(用低屈服极限材料LF3M和LF6M,钣金件冲压成型-焊接组装工艺,不同)的试验结果平均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36.
37.
38.
针对网格加筋圆柱壳频率分析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及梁单元形函数的模型降阶方法,即运用多项式及梁单元形函数将复杂结构有限元的节点位移转化为主节点位移,实现模型降阶。并通过控制多项式阶数及梁单元个数来调整降阶模型的分析精度,而降阶模型的计算效率较精细模型有显著提高。以网格加筋圆柱壳为例,对比本文提出的模型降阶方法与3-D实体模型及其他模型降阶方法的频率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降阶方法不仅能捕捉到结构的整体模态,还能反映出结构部分局部模态,适用范围广,能够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简单有效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9.
在有限长度圆柱气动力测试风洞试验中,端部状态的变化对气动力有很大影响。在雷诺数为6.43×104时,通过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对3种端部状态下的斜置圆柱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基于平均风压系数沿斜置圆柱的轴向和周向分布规律,分析端部状态对斜置圆柱气动力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置圆柱表面风压沿轴向可分为近上游端部区、中间区和近下游端部区;由于马蹄涡的存在,在近上游端部区的背风面,风压沿轴向有一个突变,端部状态对马蹄涡强度有很大影响;在中间区,背风面风压沿轴向出现交替变化,可能是由于在近上游端部区形成的旋涡受到轴向流作用向中间区流动导致的,端部状态对交替风压变化的幅度和阻力系数有很大影响;当下游端部封闭时,近下游端部区的迎风面和背风面风压都会出现突变,且迎风面的突变幅度更大,下游端板对近下游端部区迎风面的风压分布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0.
袁维东  高瞻  刘浩康  缪国峰 《航空学报》2020,41(1):223162-223162
针对复合壳阻尼结构的拓扑减振优化问题,以约束阻尼层的有限单元为设计变量,采用体积比、模态频率和振型为优化约束条件,构建以多模态权重系数的结构模态损耗因子数值关系为优化目标函数的拓扑减振优化模型。为了拓展优化目标灵敏度具有不局限于某一变密度法插值模型的形式,推导了数值表达式的一般函数式。动力学优化中优化目标灵敏度正、负数集共存,使得非凸性的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出现负值或优化函数寻优于局部极值点。为此,推导出复合壳阻尼结构的全域灵敏度改进优化准则法迭代格,以确保每次迭代域均为全域设计变量集。结合有限单元法编程实现了复合壳阻尼结构改进准则法,并对复合壳结构进行拓扑减振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敷设体积减为全覆盖的50%时,复合壳结构的模态损耗因子增减偏差为10%,具有提升减振的轻量化设计目的;各阶目标函数和拓扑构型所需的迭代次数少,中间密度区域较小,多阶优于单阶模态优化函数,易于获得全域寻优的有效减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