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61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以直线三坐标,曲线两坐标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插补方法-比较积分法,用这种插补方法,提高了插补的效率,提高了运动平稳性,使速度均匀.直线插补适合于多坐标联动运动.  相似文献   
62.
在立铣床上将铣头主轴倾斜角度,以一段椭圆弧近似代替圆弧,用较小刀盘削出大R圆弧面,可以先通过理论计算,初步确定主轴倾斜角度,其角度算法有两种,取其中引起误差较小的一种,再通过试切使样板与工件贴合,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64.
快速而准确的圆弧插补算法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在深入分析了五种圆弧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把它们归纳到统一的理论依据之下,并就人们在理论方面研究甚少的插补运算的速度和插补轨迹精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理论推导。同时,通过在计算机上对各种插补算法在插补运算速度和插补轨迹精度两方面的实际测试、验证与分析比较,提出了最佳择优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利用非线性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程序(DYNA3D),对无机/有机复合圆弧风挡的设计方案的抗鸟撞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数值分析得到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结果,采用3.5mmGlass+2.5mmPU+10PMMA结构的风挡可抵抗550km/h的鸟撞击.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得到后来试验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66.
圆弧齿榫接结构应力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两圆柱体接触问题和平面接触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接触区应力的收敛性.对某枞树形圆弧齿榫接结构的接触区应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接触分析,对比了梯形齿和圆弧齿榫接结构的应力结果,并采用光弹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认为,与梯形齿榫接结构相比,圆弧齿榫接结构使接触应力、第三主应力和等效应力等降低.在此基础上,对圆弧齿榫接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优化进一步降低了榫接结构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67.
    
采用基于三维连续体拓扑优化理论的变密度法,以柔性铰链柔度比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单轴柔性铰链的拓扑优化模型。首先,借助OptiStruct软件设计出一种具有全新三维拓扑结构的单轴柔性铰链;其次,结合卡氏第二定理和能量法对该新型柔性铰链的转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该新型柔性铰链的柔度矩阵,通过16组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其相对误差在6.35%以内,验证了该新型柔性铰链柔度矩阵理论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具有相同切口轮廓的圆弧型柔性铰链和新型柔性铰链的柔度差异。结果表明:新型柔性铰链具有更大的柔度,其柔度性能提升300%。使用三维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可为单轴柔性铰链的设计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航空发动机圆弧型榫头型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了圆弧型与平面型榫齿面接触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对加工和装配误差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圆弧型榫齿面能够明显改善接触表面挤压应力的分布,大大降低挤压应力的峰值,从而有效提高抗微动疲劳能力.此外圆弧型榫齿型面的榫头对加工偏差、安装状态变化不敏感,具有鲁棒性特征.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圆弧型榫头型面如何进行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采用二维建模进行优化,在三维模型上进行验证的优化设计方法,降低了计算工作量,达到了工程化的目的,并设计出了某型发动机圆弧型榫头型面.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9.
洪杰  李垒栋  邵伏永 《推进技术》2019,40(6):1382-1388
为了获得圆弧端齿联轴器定位精度设计和评估方法,对圆弧端齿联轴器定位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阐述了圆弧端齿联轴器采用的弹性平均定位法及其定位原理,分析了常见的弹性平均结构设计误区,指出了影响弹性平均定位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圆弧端齿齿面受力分析,揭示了齿面结构参数对定心效果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齿面结构参数满足定心要求的必要条件,并根据圆弧端齿联轴器结构特点,构建了定位结构超静定系统力学模型。利用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结合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圆弧端齿联轴器轴向偏差和同心偏差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定位偏差计算算例。结果表明,装配力和弹性补偿是弹性平均定位的关键要素,定位结构应保证接触面在装配力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有效弹性补偿;联轴器轴向偏差和同心偏差受单齿刚度影响,随着刚度弱化的相邻齿数增加,轴向偏差变化率有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0.
以实例叙述了数学极限法在数控加工中合理、科学的应用,优化了数控加工程序,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保质保量完成批产任务的目的,提出了数控加工的新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