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1篇
  免费   3827篇
  国内免费   374篇
航空   11423篇
航天技术   488篇
综合类   481篇
航天   2800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243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215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戴祖明 《推进技术》1982,3(3):16-22
固体发动机可靠性是指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发动机能使其参数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不发生导致火箭飞行失败的故障的能力,这就是说,包括了性能可靠性和结构可靠性二方面。 可靠性工程在国外是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首先是美国国防部可靠性顾问小组(ACREE)研究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开始,随之很快推广到其它领域,在军事上解决了民兵-Ⅱ的可靠性问题,基本思想是将统计方法同工程问题结合在一起,如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随机过程理论,贝叶斯方法,运筹学等统计分析日益应用于可靠性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2.
王克昌 《推进技术》1986,7(1):40-47
本文根据国外关于系统辨识的基本方法,结合国内BYF发动机实验数据,利用不同辨识计算方法对BYF发动机进行了模型及参数辨识,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结果表明,发动机系统的辨识研究十分重要,它可以提高建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并为自校正控制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3.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对泵压式卫星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84.
本文讨论了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把近代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用于冲压发动机的控制,以提高冲压发动机工作的性能。并提出了冲压发动机最优控制的某些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85.
(一)研制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要求能够载入在宇宙中飞行并能够回收和重复使用.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可靠性.美国在航天飞机的飞行中,除了最近“挑战者”号因故障失败以外,以往的飞行试验都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86.
本文介绍在火箭喷管进口和喉道区域计算完全耦合的燃气——粒子混合物流场的计算机化模型。定常态的燃气流场是作为长时间渐近解计算的,而粒子流场是假定准定常流来计算。对于超音速燃气粒子流场,这一模型则与特征线法结合进行计算。计算表明喷管进口角度、喷管喉道曲率半径比、喉道尺寸以及粒子大小对比冲的影响。文中也介绍了一些发动机试验数据的比较。  相似文献   
987.
推力终止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的一项新技术,挤压螺栓推力终止系统则是推力终止方案中比较好的一种.对各种推力终止方案的特点及优缺点分别作了介绍,并着重叙述挤压螺栓推力终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给出了螺栓拉伸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88.
刘宝芬 《推进技术》1986,7(1):21-31
本文分析了影响固体发动机贮存寿命的诸因素,并介绍了国外预测固体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诸方法.最后,作者针对我国固体发动机使用寿命的测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89.
汪志清 《推进技术》1982,3(2):17-21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推进剂具有所需燃烧面的内孔装药,这种装药都得使用模芯,因此,就存在着脱模这道工序。然而固体推进剂药浆在加热固化过程中与金属模芯产生了相当牢固的结合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粘模,造成了脱模困难,严重的还会拉坏发动机内孔药型并产生径向裂纹、脱粘等现象,甚至因模芯无法拔出而导致整个发动机报废。为了解决粘模问题,就必须使用脱模剂。脱模剂涂敷于芯模表面后与推进剂药浆起到隔离和润滑作用,从而保证发动机顺利拔模,缩短脱模时间,并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安全。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