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143篇
航天技术   408篇
综合类   77篇
航天   2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家园与梦想     
《西南航空》2013,(8):I0002-I0002
在接到本期“美丽中国”专稿《探访尼玛——追逐荒原上的精灵》这组文图的时候。我刚刚看完光明网评论员何苏六的文章《我们离藏羚羊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82.
吴刚 《西南航空》2012,(7):60-64
正创造力是人类诞生以来最古老、最美丽的花朵之一。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充当起世界改造者的角色。而在动物界,也有许多颇具创造力的艺术家,比如猫头鹰天生就是个哲学家,鹦鹉是无所不知的语言学家,河狸是个爱动手的建筑学家,蜜蜂是位出色的数学天才……动物们为什么要努力地改变其身处的环境?研究者们试图去解读这种创造力的根源。洗甜薯"达人秀"1952年,日本幸岛的科学家将红薯扔在沙地上喂猴子。猴子喜欢生红薯的味道,但是讨厌上面的泥沙。一只年轻的母猴艾默发现在附近的小溪里可以解决泥沙的问题。它把这个诀窍教给了妈妈,不久伙伴们也学会了这个方法。到了1958年,所有年轻的猴子  相似文献   
83.
<正>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相同,使得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都是月球相同的一面。成就辉煌的"阿波罗"计划"的六次登月也都是在这一面。神秘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危险?美国登上月球另一面的计划到底是如何的?他们能做到吗?2009年3月19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对此做了详尽的披露。  相似文献   
84.
关于UFO的目击或与外星人的遭遇 ,可按不同等级分类 ,其最著名的术语是“第三类近距离遭遇”。这个意味着不单是目击UFO而且遭遇其乘务员的术语 ,最早是阿伦·哈伊奈克教授在他的著作《第三类近距离遭遇》一书中使用。其后 ,1977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也使用了同名 ,这使对UFO不感兴趣的人也对这个术语有所了解。接着 ,到了1990年 ,由于与UFO遭遇事件激增 ,产生了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提倡者是与哈伊奈克教授认识的美国西北大学的雅克·帕莱博士。这种分类方法 ,首次把一切的异常状态分为U FO接近的情形…  相似文献   
85.
在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彻底变革了人类宇宙观念之后的400年,一架正在建造的巨型望远镜将会给人类带来有关宇宙的更多、更新、更深层的认识。这架坐落于夏威夷莫纳克亚火山顶上的30米望远镜计划(TMT)在2018年完工,一旦建成,将使天文学家能更清晰地看到暗弱的天体,并将能够识别出即便在哈勃极深场中看上去仍然很模糊的、极为遥远的结构——至今还没有人知道这些天体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86.
谢罡 《西南航空》2011,(10):36-40,42,44,46,48-50,52,54-56,58
金、木、水、火、土自然崇拜始自原始时代而延续至今,是人类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的崇拜形式之一。先古的人们认为这些物质有“灵”并将其作为膜拜对象,祈求自然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87.
"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着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这是35年前,"旅行者"1号携带的一张铜质磁盘唱片上,美国总统卡特对"外星人"的问候。在这个送给"外星人"的见面礼上,录制了地球上人类55种语言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其中包括4种中国方言及中国古琴曲《流水》。  相似文献   
88.
曾经有将近1万年的时间,我们的世界似乎广阔得无法想象,辽阔的土地和海洋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人类可以恣意污染,而且只要迁徙到其他地方,就能轻松愉快地逃避污染造成的区域性影响。人类挥霍着仿佛用之不竭的财富,建立起帝国和经济体系,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恩典会有消失的一天。  相似文献   
89.
张生 《飞碟探索》2010,(3):12-13
关于2012现象的一些主题文学,包括了对西方主流文化的质疑、精神进化观念以及通过个人或集体意识的建立引导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的可能性。总体来说,这类文学的意图不在于警告世人即将发生的厄运,而是“培养与时下文化相对抗的悲悯情怀并最终实现社会政治与‘精神’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0.
骆昌芹 《飞碟探索》2012,(12):58-59
人们喜欢把浩瀚无垠的太空比做“星的海洋”。发明飞机以后,人类开始在这一海洋的“浅滩”戏水;载人宇宙飞船把人们带到较深的“水域”;后来又有了航天飞机。但是,在这片“星海”中,人类还只能算是“蜻蜓点水”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