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航空   411篇
航天技术   95篇
综合类   99篇
航天   17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加速度传感器具有频带宽、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点而获得了广泛使用,因此研究基于加速度测量的结构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中的只能获得加速度时,采用模态滤波器技术实现从物理加速度响应解耦得到单模态加速度的响应。然后改变Luenberger观测器的结构形式,从模态加速度响应观测得到模态们移和模态速度响应。基于模态滤波器和最优控制理论,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策略,实现了具有密集模态的三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胶印机递纸机构为研究对象,该机构为一两自由度凸轮连杆复合机构。在建立该机构运动弹性动力学(KED)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现场袂测固有频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实 固有频率数据修正复合机构有限元动力模型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机构各个运动位置上的固有频率实测值与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值之间的加权误差建立目标函数,然后利用优化方法使目标函数极小化,从而求出有限元模型参数的修正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简便有  相似文献   
53.
实时数据库的主动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动机制是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主动机制的基础上,实时DBMS能够根据数据库中某些数据及环境的变化,主动地作出一定的反应,执行预先设计的动作,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执行用户的命令。文中主要介绍一个实时DBMS的主动子系统,采用事件-条件-动作的规则来实现其主动功能;讨论了规则的表示和存储结构,规则子系统的系统结构及与DBMS的联系;并详细介绍了条件评价器、规则检索优化、规则冲突  相似文献   
54.
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构建了一种带后缘襟翼主动控制(Active controlled flap,ACF)的旋翼振动载荷计算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立RBF网络训练样本的输入,在CAMRAD II中计算前飞状态下与训练样本对应的旋翼桨毂六力素,并将主通过频率下的分量作为样本输出,对RBF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周控制器对被控模型进行振动载荷主动控制。随后以2桨叶4m直径ACF旋翼为例,构建了其桨毂减振分析方法,并对桨毂动载荷各分量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正交样本训练的RBF网络能够精确映射襟翼偏角与桨毂振动载荷的非线性关系,施加多周控制后,桨毂垂向振动载荷降低接近50%,其他方向的振动载荷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5.
基于固体运载器飞试数据的风场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飞行测量数据辨识飞行器主动段飞行过程中真实风场环境是运载飞行器分析与设计中一项必要而具有难度的工作。本文基于固体运载飞行器主发动机工作段各项可测量飞行试验数据,给出了测量数据处理和风场辨识方法,并通过某固体运载飞行器的测量数据应用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本文根据我国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现有的技术基础,并针对当今直升机先进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未来直升机型号发展的需求,阐述了我国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需重点发展的几个方面,为今后国内先进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58.
建立飞行疲劳监控和主动恢复的疲劳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疲劳严重成胁飞行活动,许多飞行事故都直接或间接地由疲劳所引起。1988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的埃姆斯研究中心(Ames)从“航空安全报告系统”(ASRS)收录的261000多份报告中,检索出52000份与飞行员疲劳有关的报告,占总数的21%。随后,埃姆斯研究中心开始了国际上最早、最权威的飞行疲劳系统研究。他们先后完成了几个关于飞行疲劳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59.
基于充气前缘技术的旋翼翼型动态失速抑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动态失速的发生会在直升机旋翼桨叶和桨毂上产生高的交变扭转振动载荷,并限制直升机高速重载状态下的使用包线。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基于充气前缘(ILE)技术的SC1095旋翼翼型动态失速抑制进行研究,分析了ILE抑制动态失速的控制机理,获得了ILE结构布置和充放气方式对动态失速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ILE可以有效抑制动态失速的发生;ILE最大膨胀程度越大,其抑制动态失速的效果越好,但膨胀程度过大后抑制效果开始减弱;ILE在翼型上仰至最大迎角时恰好达到最大膨胀状态,其对动态失速的抑制效果最好;ILE保持最大膨胀状态的时间长短对抑制效果影响不大;在翼型上仰至不同迎角时开始对ILE充气会对动态失速抑制有较大影响;ILE整流段与翼型连接位置对动态失速抑制有很大影响,整流段越长,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0.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主动冷却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样  张磊  张若凌  蒋劲  赵国柱 《推进技术》2014,35(2):208-212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主动冷却模型制造和热考核试验的费用高昂、周期长,为了降低试验风险,采用三维计算和经济的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主动冷却设计。冷却结构基本参数设计和侧壁冷却流动设计是确定设计方案的两大基础,前者采用三维传热计算结合冷却面板传热验证试验完成,后者采用超临界燃料流动三维并行计算结合水流动验证试验完成。在此基础上,经过多轮的结构设计与三维传热及强度计算评估迭代,确定了最终的燃烧室主动冷却结构。设计的主动冷却燃烧室在来流马赫数2.5,总温1700K条件下成功通过200s热考核试验,表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法、验证试验和计算工具是有效和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