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航空   1026篇
航天技术   169篇
综合类   111篇
航天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对变循环发动机性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变循环发动机前、后涵道引射器的几何调节方式,建立了变循环发动机稳态及过渡态数学模型,并考虑了前涵道引射器和模态选择阀门由于面积突变引起的局部总压损失,模拟了变循环发动机单外涵模式、双外涵模式及模态转换过渡态过程中,前、后涵道引射器面积对发动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并与NASA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外涵模式,放大前涵道引射器内涵进口面积会减小变循环发动机的回流裕度,但可增大风扇和核心驱动风扇级的喘振裕度;在由单外涵模式过渡至双外涵模式的模态转换后期,减小后涵道引射器外涵进口面积可减缓风扇压比的下降;建议前涵道引射器选择总面积保持不变而内涵进口面积改变,后涵道引射器选择内涵进口面积保持不变而外涵进口面积改变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992.
《中国航空学报》2016,(1):117-128
A numer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unstead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pstream propeller and the downstream swirl recovery vane (SRV) by transient simulations. Much larger fluctuations of thrust coefficient were observed on the van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varia-tions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depend mainly on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ator. The harmonic loads of the decomposed unsteady blade-surface pressures show that the stator experiences about ten times higher of unsteadiness compared with the rotor. Notable changes appear at the vane lead-ing edge due to the potential disturbance as well as the sweeping effects from the wake of the upstream propeller, whereas more significant unsteadiness occurs at the stator tip region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otor/stator tip vortices. The visualization of vortex structures addresses that the rotor tip vortex has a dominant effect on the stator tip vortex since the latter one starts right at the impingement location on the vane top in this configuration. Furthermore, a longer and a shorter SRV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case to explore different inter-action patterns for the rotor/stator tip vortices. Weaker effects have been observed as expected.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时受风场扰动影响大的问题,以及在任务场景中对期望姿态角有约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具有输出指令限制的自适应滑模位置控制器,将位置控制器指令转换成为期望姿态指令后,能够保证所生成的期望姿态有界,且能够有效抑制风场扰动对轨迹跟踪的影响.针对旋转矩阵形式表示的期望姿态指令,设计了一种SO(3)滑模姿态跟踪控制器,并分别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全局稳定性的结论.最后进行了无人机在风场中盘旋爬升飞行的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轨迹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994.
美国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美国政府报告、科研报告、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动态信息的搜集、消化与分析,针对美国第6代战斗机,归纳其超声速巡航与作战、超常规机动、超级隐身、超远程打击、超越物理域和信息域的实时控制等战略与战术需求,总结其对发动机的大推力(推重比)、低油耗、超隐身、高机动、低费用等要求,并分析了其发动机可能采取的变循环、高综合性能、低信号特征、矢量喷管、热管理等关键技术,得出了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大量关键技术需要深入验证,形成产品还需较长时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5.
陀螺加速度计的正常工作需要相应的伺服回路来保证仪表具有足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以陀螺加速度计伺服回路为研究对象,对其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已有的数字控制方案,针对陀螺加速度计伺服回路的参数摄动等不确定问题,设计了一种离散域内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对其进行相关仿真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动态性能良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6.
VARIABLESTRUCTUREMODEL-FOLLOWINGADAPTIVECONTROLDESIGNFORROBOTMANIPULATORSZhaoDongbiao;ZhuJianying(DepartmentofMechanicalEngin...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采用微电脑控制的变压变频(VVVF)电梯电机调速拖动系统,控制部分由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组成,电动机由电压型变频调速器供电。文章介绍用转差频率控制速度调整的原理并建立感应电动机非线性数学模型;给出对整个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的仿真结果;探讨了系统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与基本性能。利用自行设计安装的一套小功率电梯模拟拖动系统来验证仿真结果。实验证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论十分接近,从而说明本控制方案对快速电梯拖动系统的速度给定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可以满足电梯拖动要求。  相似文献   
998.
从分析超声电机的工作机理出发,指出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子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影响超声电机旋转稳定性和输出效率。针对材料不均匀或加工误差引起的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的问题,利用结构摄动理论,通过求解定子的动力学方程,找到了调节两相模态频率一致性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某TRUM-60型超声电机为例,进行了AN SY S有限元计算,寻找合适的调节位置,并对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进行了调节,利用多普勒激光测振仪,对修改前后的定子的模态频率进行了测试,两相模态频率差从调节前的0.42kH z变为调节后的0.04 kH z。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调节定子两相模态频率的一致性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压铸机压力系统具有的非线性、纯滞后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论域自调整模糊控制作为控制策略,并设计相应的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论域自调整模糊控制用较少的控制规则实现了精度较高的控制,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该控制方案具有稳态精度高,鲁棒性强的特点,从而提高铸件质量,提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飞机的随机变结构最优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 系统的变结构控制(VSC——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方法,最初是由苏联学者Utkin等人提出来的,近二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其中包括航空部门。变结构系统(VSS——Variable Structure System)的主要特征是存在滑动模态。处于滑动模态时,系统的运动等价于一个低阶系统。研究表明,VSS比传统的控制系统有更好的优点:快速性,对参数变化及外加扰动有强鲁棒性以及实现简单等。然而,VSC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获得全部状态变量,这是很难保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