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3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直升机机身结构用国产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验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国产复合材料在直升机机身结构上的工程化应用验证程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程序的不同级别,详细阐述了相应的验证内容。  相似文献   
102.
在对接机构方案样机缓冲试验中发现了轴向缓冲力超标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理论分析了轴向缓冲力过大的原因, 进行了仿真计算, 给出了降低轴向缓冲力的措施, 并在对接机构方案样机上实施了部分措施进行验证试验, 验证试验数据表明仿真正确、措施有效. 仿真也复现了飞行器模拟件自振频率对轴向缓冲力的影响, 并在飞行器模拟件的模态测试中得到了验证, 仿真给出了必须对试验数据进行滤波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3.
基于SPSO-SVR的融合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航空发动机常见的传感器故障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训练支持向量回归机, 并利用融合机制将其应用于传感器故障诊断.论述了用一簇支持向量回归机(SVR)预测器对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 通过逻辑判断机制隔离故障传感器, 并且依据剩余的无故障传感器信息实现信号重构.以某型航空发动机传感器在其整个工作范围内受到的冲击、偏置和漂移故障为例, 验证了基于自协调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SPSO-SVR)算法的融合诊断机制对传感器单一故障和多重故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4.
李新国  刘金 《飞行力学》1998,16(4):82-86
结合某型导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将极大似然法作为弹道重构的主要手段,详细讨论了用于仿真验证过程的弹道重构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弹道重构的计算模型,以赛氏系数为性能指标,给出一种模型验的定量方法,这里特别调用于弹道重构的数据应具有独立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弹道重构对导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5.
Based on the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global plasmaspheric model using observations from COSMIC and MetOp-A orbit determination GNSS receivers, Chen et al. (2017) obtained a global plasma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product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2.5° × 5° and a time resolution of 4 h. In this paper, we use those global plasmaspheric electron content product in 2008, 2010, 2011, 2012, 2014 for 1446 days to establish a global plasmaspheric empirical model based 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The model can well characteriz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plasmaspheric electron content (PEC) and the influence of solar radiation on it. Only the first four orders of EOF sequences can characterize the 98.43%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PEC dataset.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coefficient Pk is decomposed twice during model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rigonometric function and linear function is used to model Pk to characterize the solar cycle, annual cycle, semi-annual cycle and quarter-cycle variation. We compare the PEC model values with the actual observa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irical PEC model value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ctual observation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s above 0.96, and the RMS maximum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C model values and the observed values are 0.70 TECU, and the averag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C model values and the observed values are −0.18 TECU,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we valid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global plasmaspheric model established by two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decomposition method using actual observation data, according to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C model values and the observed values in low solar activity and high solar activity, it can be seen that under low solar activity and high solar activity conditions, the model has good adaptability.  相似文献   
106.
叙述了空客A380飞机可靠性工程中的确认和检验过程的方法论,并就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发动机联盟如何将确认和检验过程应用于GP7200发动机的设计中以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模型确认热传导挑战问题求解的贝叶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强  陈国平  郭勤涛 《航空学报》2011,32(7):1202-1209
为了进一步推动模型确认方法的发展并明确其具体实施步骤,以圣地亚国家实验室提出的模型确认热传导挑战问题为例,建立了模型确认的贝叶斯框架,并阐述模型确认的思想以及实现的一般过程.模型确认不仅是一个评定仿真模型准确度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通过确认结果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的过程.首先介绍了贝叶斯及不确定性量化的基本理论,强调了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108.
补燃循环发动机强迫起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是我国首台采用强迫起动方式的补燃循环发动机.结合发动机特点建立了强迫起动模型,进行了系统级冷调试验,根据试验及仿真结果确定了发动机起动参数及起动程序.针对试车暴露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起动超调、起动爆燃、推力室点火冲击大及喷注器起动变形等问题.研究结果在发动机试车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9.
提出了一种以星上有效载荷的形式搭载在低轨综合卫星平台上的PNT服务系统,可作为GNSS系统的补充、备份和验证手段。本文总结了低轨卫星PNT服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该低轨PNT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总体架构,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服务性能以及对GNSS系统的可补充和验证性。最后给出了系统建设需要研究的几项关键技术,初步论证了该PNT系统的可行性和技术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分析旋转导向过程中对系统及其系统内各个分部件的影响,建立了旋转导向井身轨迹旋转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针对理论分析,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图形分析。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给出试验结果。从整个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可以证明所研究的测量方法是正确并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