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航空   1214篇
航天技术   151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2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21.
为研究富氢燃气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利用氢气与氧气预燃烧产生的富氢燃气作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开展了旋转爆轰实验研究。对富氢燃气旋转爆轰压力变化、时频特性及传播速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传播模态下富氢燃气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研究表明:本文实验条件下,富氢燃气与空气旋转爆轰的传播模态主要受当量比影响,当量比高于1.06时呈现单波模态,随着当量比减小,旋转爆轰波呈现单波-双波过渡模态,即同一工况下,单波模态和双波模态交替出现,当量比减小到0.68左右时,基本呈现复杂的双波模态;在270 g/s的空气流量下,当量比增大,旋转爆轰波在环形燃烧室内的传播速度随之提高,但当量比到达临界点以后,传播速度提高不明显;在相同当量比下,当空气流量增大到370 g/s 时,旋转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会进一步提高;空气流量越大,临界点对应的当量比越低,其中270 g/s空气流量对应临界当量比为1.32,370 g/s空气流量对应临界当量比1.16;达到临界当量比以后,传播速度受当量比和空气流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22.
某导弹易碎盖的开启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以往工程应用中认为导弹燃气易碎盖前盖由燃气直接冲破或导弹头部撞击破裂的情况,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试验方法对某导弹燃气易碎盖开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某导弹采用易碎前后盖技术,后易碎盖靠发动机喷管燃气冲开,前易碎盖靠发射时产生的扰动波打开;通过合理配置发射筒前后易碎盖开盖条件,能可靠保证发射筒盖的正常开启。  相似文献   
923.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1,18(1):16-21
根据氦气和氮气在可贮存推进剂中的溶解度与发动机泵入口压力关系,以及对美国上面级火箭“阿金纳”增压系统的分析,计算和研究,对我国可贮存推进剂上面级火箭的发动机泵入口压力要求和增压输送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采用氦气增压,我国可贮存推进剂上面级火箭发动机氧化剂泵入口压力要求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较大地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24.
某上面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的发生器拟采用落压式挤压供应试验系统方案,为了验证其单独热试方案的可行性,建立发生器热试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确认了试验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分级起动方式并确定了起动工况。试验取得了成功,试验结果与仿真吻合,验证了仿真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25.
概述了固体燃气发生器中应用的旋风式精过滤器内流场模拟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其网格生成、湍流模拟、两相流模拟、边界条件及数值计算方法等。对于全面展开三维两相旋转湍流的内流场模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结合固体推进剂燃气过滤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26.
旋风式燃气过滤器是一种对燃气发生器产生的燃气进行过滤的装置 ,入口倾角和燃气温度的变化都会对其内部流动状况和除尘效率产生影响。用SIMPLE算法和IPSA算法对旋风过滤器内的三维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发现 ,对于所研究的过滤器 ,最佳入口倾角为 10°左右 ,而温度变化会引起流动状况和除尘效率的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927.
基于推力矢量控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二次喷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雄  张为华 《固体火箭技术》2006,29(2):103-106,109
采用二维雷诺平均方程和κ-ε湍流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二次喷射复杂干扰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气体二次喷射推力矢量喷管的部分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不同喷射参数对气体二次喷射流场特征及侧向控制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二次喷射气体的喷射孔位置、喷射角及喷射总压等因素对侧向力的影响相互耦合,适中的喷射孔位置、逆流喷射角及较大的喷射总压都能有效增加侧向力及矢量角。  相似文献   
928.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 先驱体浸渍裂解法”(CVI PIP)混合工艺制备了固体冲压发动机燃气阀用3D C/S i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1 g/cm3,复合材料的室温剪切强度和轴向弯曲强度分别为55 MPa和643 MPa。在断裂过程中,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非灾难性的韧性断裂行为,试样断裂面存在大量的拔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Z向热导率为14.5 W/(m.K),X-Y面内热导率为5.0 W/(m.K)。研制的3D C/S iC复合材料燃气阀成功通过冷气轴向抗冲击试验和发动机高温搭载试验考核。  相似文献   
929.
TiC和ZrC颗粒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烧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氧乙炔焰喷吹法对 Ti C和 Zr C增强钨基复合材料 ( Ti Cp/W和 Zr Cp/W两系列 )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W>30 Ti Cp/W>4 0 Ti Cp/W>30 Zr Cp/W>4 0 Zr Cp/W( 30 Ti Cp/W表示含 Ti Cp 的体积分数为 30 % ,下同 )。对复合材料在烧蚀初期剧烈的升温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测。 30 Ti Cp/W和 4 0 Ti Cp/W在烧蚀初期剧烈的升温过程中未能经受住约 2 0 0 0℃ /s升温热震而开裂 ,而 30 Zr Cp/W和 4 0 Zr Cp 能经受约 2 0 0 0℃ /s升温热震。在钨中加入 Ti C和 Zr C颗粒能明显提高钨的抗烧蚀性能 ,而且 Zr C颗粒比 Ti C颗粒更能提高 W的抗烧蚀性能。碳化物含量越高 ,材料的抗烧蚀性能越好。复合材料烧蚀机理是 W、Ti C和 Zr C的氧化烧蚀  相似文献   
930.
本文报导了火箭垂直发射系统燃气流场的数值计算结果,在计算中采用二阶精度的MUSCL格式。为了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对数值流量作了校正。处理了弹体运动引起的动边界,分析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表明,数值精度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