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332篇
航空   1451篇
航天技术   353篇
综合类   199篇
航天   3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低速大尺寸传热风洞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行航空发动机内特别是叶轮机械内的边界层、传热和气膜冷却研究,设计、建造了大尺寸低速回流式风洞。描述了风洞结构和设计中考虑的主要问题。风洞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试验段中的气流达到很高的均匀度,不用紊流发生器时可达到很低的紊流度,试验板上的边界层参数和换热系数都和公认的关系式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42.
讨论了用于温度测量的非稳态一维线性导热反问题。通过引入正则参数 ,这种不适定问题得到了稳定的解。在给出非级数形式的分析解后 ,计算误差可以通过数值解与准确解的比较确定。同时讨论了影响计算误差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43.
PEEK/ZrO2固体合金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聚醚醚酮(PEEK)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用外动式高能旋转球磨机使PEEK和二氧化锆(ZrO2)混合物反复变形、断裂和结合,并形成新的相,即形成PEEK/ZrO2固体合金.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热力学分析装置(DMTA)对PEEK/ZrO2=1/2和2/1固体合金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并与纯PEEK对比,探讨PEEK与ZrO2形成固体合金的可能性;讨论固体合金化工艺对PEEK/ZrO2固体合金性能的影响,分析PEEK/ZrO2固体合金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44.
nul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b离子注入的γ-TiAl合金在1123K和1173K空气中的高温循环氧化行为,用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层的形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用俄歇谱仪分析了注入元素和氧化层中各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Nb离子注入可以提高γ-TiAl合金的抗循环氧化性能.提高其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原因归结于Nb离子在TiO2中的掺杂作用.高价Nb的掺杂,降低了TiO2的缺陷浓度,使TiO2的生长受到抑制,在氧化初期形成了Al2O3保护层,从而推迟了氧化层的剥落时间.但Nb离子注入的γ-TiAl合金不具有长期的抗循环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45.
泡沫塑料拉伸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高密度泡沫塑料进行了拉伸实验,研究了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并考虑了应变率效应和温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拉伸加载下应变率效应不太明显,但温度效应却十分明显.在拉伸加载下泡沫塑料具有明显的脆性变形特征,其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此外, 文中对泡沫塑料的模量和强度进行了理论预测, 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6.
电机温升是影响电机性能和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元素之一,温度校核已成为电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采用电机三维温度场仿真方法,但是因电机端部绕组结构复杂,热流场耦合性强,对计算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建立3种定子绕组端部建模简化方式,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平台对某感应电动机热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建模时可以将定子端部绕组简化为拉直向上弯折的二维结构,这种简化方式兼具建模时间短、仿真精度高等优点。所得结论对快速进行电机热流场仿真、缩短电机设计周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47.
大推力发动机高温隔热屏设计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卫星用大推力发动机高温隔热屏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热机理建立了其瞬态传热模型。对不同边界温度条件下高温隔热屏的瞬态传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且经对比,仿真计算出的隔热屏温度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利用该模型设计了某卫星高温隔热屏,并分析了隔热屏覆盖层发射率、反射屏发射率、比热容等对隔热屏瞬态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隔热屏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8.
The present 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s of solar activity (SA), represented by total solar irradiance (TSI), galactic cosmic rays (GCR) and terrestrial climate parameters in particular the global cloudiness and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To that end, we have analysed thirty five years (1983–2018) data of these parameters and have applied the Granger-causality test in order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is any potential predictability power of one indicator to the other.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involved parameters are tested using Vector Auto Regression (VAR) model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method. As a result of the above analysi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TSI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nd has contributed about 8.77 ± 0.42% in the cosmic ray intensity variations. In case of cloud cover variations, the other three parameters (TSI, cosmic ray and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Further, the TSI changes have contributed 1.68 ± 0.03% fluctuations in the variance of the cloud cover while the cosmic ray intensity and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have contributed about 4.89 ± 0.08% and 10.87 ± 1.41% respectively. In case of the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both TSI and cloud covers have contributed about 5.07 ± 0.47% and 14.42 ± 2.13% fluctuations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we have also assessed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limate oscillations like multivariate ENSO index (MEI),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s (NAO) and 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s (QBO) on cloud cover variation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internal oscillations e.g. ENSO, NAO and QBO in cloud cover variation were reported as 7.48 ± 1.02%, 5.51 ± 0.16% and 1.36 ± 0.4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49.
卫星上测温资源有限,只有部分设备有测温点,难以准确获得其他无测温点设备的温度。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复杂非线性系统优秀的拟合能力,建立了估测卫星上无测温点设备温度的神经网络,以在轨有测温点设备温度为输入层,以在轨无测温点设备为输出层,并使用卫星热试验获得的星上温度遥测数据和在轨无测温点设备的热电偶温度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神经网络估测精度在1℃以内,可以用来精确估测卫星无测温点设备的温度。针对学习样本对估测误差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学习样本的多样性和大数据量能够显著减小估测误差。  相似文献   
950.
高亚声速喷流近场的流-声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马赫数为0.9的圆口喷流,采用大涡模拟计算流场与声场,在与直接数值模拟(DNS)和实验数据比对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心线和剪切层湍流脉动信号与声信号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对中心线上温度信号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在中心线上势流核末端附近出现峰值,说明该处的湍流脉动信号对声压信号有重要贡献,而这一区域的流动的间歇性与对流速度均较高。同时,声压与中心线上的温度脉动和温度梯度径向分量的脉动也有较高相关性,但与温度梯度轴向分量的脉动相关性较低,表明在模拟的温度比下轴向温度梯度对近场声压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