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36篇
航空   1030篇
航天技术   132篇
综合类   223篇
航天   1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MJ螺纹在飞机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MJ螺纹与M螺纹的区别,总结了使用MJ螺纹的益处,探讨了在实际装配中,MJ螺纹与M螺纹配合使用的可行性问题,给出了解决MJ外螺纹与M内螺纹能否配合问题的判定公式。  相似文献   
112.
借鉴发动机气动参数相似准则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根据典型工作点的应力结果直接推算出其它状态点的状态函数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计算发动机任意状态点的稳态应力、位移、温度, 可以便捷地为构件寿命预估提供应力谱, 使发动机零部件寿命计算过程大大简化.该方法在发动机零部件寿命预估和管理等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张丹  张卫红 《航空学报》2006,27(4):697-702
将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以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样本集合作为教师样本,通过神经网络的训练建立设计参数与控制目标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以此代替后续的有限元分析,获得遗传算法求解优化问题迭代中所需的目标函数近似值。以Al-4.5%Cu应力框为例,在分析铸件热应力及变形机理的基础上,对应力杆的高度、宽度和粗细杆截面比、浇注温度、界面换热系数和砂型的预热温度6个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有效地控制铸件内部的热应力及变形。优化结果表明:此方法在较少的有限元计算情况下即可获得较好的优化解,与初始设计相比,弯曲变形和热应力分别降低了58.5%和40.6%。  相似文献   
114.
球头-锥面连接结构非线性接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球头一锥面连接结构在“安装”状态的密封情况进行接触分析,研究了密封面上的接触应力和密封面积随拧紧力矩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接触面上的应力、应变的峰值和分布情况,提出了安全拧紧力矩的存在范围,为此类结构的设计和装配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基于刚度下降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合材料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是十分复杂的,对损伤的精确建模是关系到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描述的关键问题.从应变等效性假设出发,通过分析和描述疲劳过程中刚度和应变的演化规律,提出能够描述材料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以应变定义的和在疲劳过程中真实地反映材料动态本构关系的损伤因子,建立考虑残余应变的刚度下降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模型.T300/KH-304是我国新近研制的高性能航空复合材料,应用此模型开展对其疲劳损伤行为的分析与研究.在岛津液压伺服试验机上,加载频率控制在4.1 Hz,对这种材料的层合板进行4个常幅应力水平的疲劳实验,建立了T300/KH-304复合材料的疲劳模型的数学表达,经验证模型优于经典的疲劳模型的S-N曲线拟合精度,最大的误差仅为2.4%,且能反应疲劳损伤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6.
含表面缺口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屈曲破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自力 《航空学报》2000,21(1):25-29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含表面缺口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屈曲破坏。采用电测和声发射技术对层压板的受压力学行为进行观测和分析。作为比较,对无缺口层压板也进行了压缩试验,尽管2种层压板试样随载荷增加到一定值时都会发生屈曲,但它们的破坏过程仍有着显著的差别。利用层压板刚度减少技术推导了含表面缺口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临界应力表达式。理论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17.
为考察航天器外露电缆能否承受低于-140 ℃的温度,特别是温差近200 ℃的温度冲击,进行了星用外露电缆线的环境应力筛选(ESS)试验工作。针对此次试验任务紧的特点研制了功能齐全的具有温度冷、热冲击的基本功能、并可实现温度测量和数据采集自动控制、具备报警功能的专用设备。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运行可靠,并且节省了70%的试验时间和80%的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118.
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分析是含多部位损伤(Multiple site damage,MSD)结构剩余强度和裂纹扩展寿命预测的基础和关键。考虑接触与摩擦,建立了含MSD搭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裂纹长度、铆钉类型以及损伤模式下裂纹尖端SIF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搭接件孔边裂纹Ⅰ型SIF起主导作用,Ⅱ型和Ⅲ型SIF可忽略不计。由于次弯曲、铆钉变形和板厚度等因素,SIF在外表面最小,接触面一侧较大,最大值多位于蒙皮内部。MSD会使裂纹间的干涉作用增强,SIF增大,且裂纹间距离越近干涉作用越强。裂纹长度相同时,埋头铆钉的孔边裂纹SIF积分均值大于平头铆钉,且接触面的SIF埋头铆钉大于平头铆钉,外表面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9.
对于航天用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来说,热加工过程中获得等轴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是实现该钢强韧性最佳匹配的关键环节。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对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进行高温轴向压缩变形试验,获得了高温流变曲线,并观察变形后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C300马氏体时效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试验钢在真应变为0.92、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最佳热变形温度区间为1 050~1 150℃;测得试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为391.2 kJ/mol,建立了其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能为C300马氏体钢的数值模拟和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0.
旋转光滑直通道湍流流动二维热线实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二维热线测量了旋转光滑直通道内不同流向位置上的平均速度和雷诺应力。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当地旋转参数使得旋转对平均速度的影响区域扩大并且导致了前缘面附近湍流流动的再层流化。后缘面附近无量纲主流平均速度型严格按照旋转数顺序依次排列,且在对数律区呈现对数律分布。与此同时,所有无量纲雷诺应力分量在后缘面附近基本不受旋转影响。再层流化导致了前缘面附近无量纲主流平均速度型无法在对数律区维持对数律分布,且所有雷诺应力分量都随着旋转数和流向位置半径增大不断衰减;经过u-v象限分析,再层流化现象的直接原因被归于湍流脉动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