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185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A large number of galaxies, both normal and active, have been observed in ultraviolet light by the Optical Monitor on XMM-Newton. These are some of the deepest wide-field ultraviolet images of these galaxies yet obtained, and in many cases the first collected in this waveband. We present images of five active galaxies,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uses of the ultraviolet surface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in association with X-ray data, for Active Galactic Nuclei, star formation and galaxy evolu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62.
陆凤霞  王孟  王春雷  李玉哲  朱如鹏 《航空学报》2020,41(11):123659-123659
为探究某型直升机中间减速器飞溅润滑油-气两相流分布与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思想建立了中减飞溅润滑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多相流(VOF)及动网格等模型计算获得了机匣内部的油液分布与导油管的润滑油流量;分析了浸油深度和输入转速对齿面与轴承(通过导油管的润滑油流量体现)润滑效果的影响规律。然后在直升机中减传动试验台上开展试验,验证仿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建议的中减浸油深度为17~26 mm、输入转速为4 000~6 000 r/min;试验测得4个导油管的润滑油流量趋势与CFD仿真计算结果一致,且有一个导油管收集不到润滑油,说明该导油管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63.
柔性轴承的应力分布及动态刚度特性对低温制冷机的整体可靠性尤为重要.以最大应力值、轴向刚度、径轴向刚度比为性能指标,对新设计的费马型线柔性轴承和其他两种柔性轴承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了三者之间应力分布、应力变化及刚度变化特性.设计制作了这3种不同型线的柔性轴承,并测试了3种柔性轴承的径轴向刚度,结果显示:费马型线柔性轴承的径轴向刚度之比最大,牛津型柔性轴承的径向刚度最小;费马柔性轴承的应力值最大,但最大应力值小于材料的疲劳应力,因此费马型线的柔性轴承在性能上优于其他两种柔性轴承.  相似文献   
64.
基于Delaunay图映射的动网格方法是一种快速、鲁棒的新型方法,其具有无需迭代、效率高、适用于任意拓扑结构的网格等特点。在分析影响Delaunay图映射方法变形能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Delaunay图映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在Delaunay图中增加辅助点,并结合弹簧原理动网格方法,消除了Delaunay图在大变形时出现交叉的问题。通过三维翼身组合体大变形算例验证了发展的混合动网格方法的可靠性和处理气弹问题时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5.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低频隔振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光旭  罗亚军  严博  张希农 《航空学报》2016,37(7):2189-2199
为了能够抑制微振动对在轨运行航天器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由螺旋柔性弹簧(SFS)与磁性弹簧并联构成的低频隔振器;其中,螺旋柔性弹簧作为正刚度元件为系统提供承载能力,并通过有限元建模对其轴向刚度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由两两相吸、同轴配置的3块环形永磁体构成的磁性弹簧为该隔振系统沿轴向提供负刚度以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基于等效电流模型分析讨论了该磁性弹簧的磁刚度特性,并在平衡位置附近对磁刚度作了线性近似。通过分析所设计的低频隔振器与其相应线性隔振系统的位移传递率,比较了2种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低频隔振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离低频微幅振动,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而拓宽了隔振频带;同时,进一步改善了隔振系统在共振区域附近的阻尼特性,有效地降低了共振峰值。  相似文献   
66.
弧齿锥齿轮印痕稳定性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进展  方宗德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1):2622-2628
为了改善弧齿锥齿轮印痕的稳定性,提出了印痕敏感性系数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参数化齿面印痕,并分析等效错位量对印痕参数的影响;定义了印痕参数相对于错位量的敏感性系数,建立基于印痕面积和印痕水平位置的敏感性系数之和最小的数学模型,优化小轮机床调整参数,获得具有稳定印痕的齿面.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错位量范围内,优化后齿面印痕的敏感性系数之和减小了,改善了印痕的敏感性;印痕发展试验验证了齿面印痕在实际工况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损伤形式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弯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损伤前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变化,建立了剩余纱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对损伤前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实验,分析了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失效形式.主要讨论了2种编织角和4种损伤方案,包括沿宽度方向单边切割、沿宽度方向双边切割、沿厚度方向单边切割、沿宽度和厚度方向同时切割.实验结果表明,损伤前后的弯曲性能均随编织角的增大而减小;沿宽度方向切割对弯曲性能影响不明显,沿厚度方向切割对弯曲强度和模量影响较大,沿厚度和宽度同时切割的试件力学性能下降最大,接近60%.切割面受拉试件比切割面受压试件的弯曲性能降幅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68.
传递对准中载舰挠曲变形和杆臂效应一体化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青伟  赵国荣  王希彬  吴芳 《航空学报》2009,30(11):2172-2177
 针对舰载机惯导系统大方位失准角传递对准的非线性问题,根据舰载机在载舰上的实际停放情况,引入舰载机标称坐标系,并综合考虑载舰挠曲变形和杆臂效应的影响,建立挠曲变形和杆臂效应加速度一体化模型,完善舰载机惯导系统大方位失准角传递对准线性化模型。采用“速度+角速度”组合匹配算法的滤波模型,对固定安装失准角和挠曲变形角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舰载机大方位失准角传递对准时可以满足对准精度和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69.
弧齿锥齿轮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建模与承载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建功  方宗德  庞辉  王成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625-2630
针对齿轮功率分流的平行轴传动,星型传动和行星传动形式,提出了一种新型交叉轴传动形式的弧齿锥齿轮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并介绍了其构成及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系统各齿轮副的传递功率,分析了系统在各安装误差作用下的功率分流情况.研究表明,在输入齿轮、其相对的输出齿轮的轴交角误差或其相邻的输出齿轮的轴向误差单独影响下,系统主承载齿轮副传递的功率减小,可大大提高系统承载能力,并有利于功率分流均载;系统各齿轮都具有安装误差时,各齿轮副承载情况受误差累加或相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张岐良  曹增强  甘学东  赵勇 《航空学报》2014,35(6):1643-1650
为研究干涉配合中被连接件最小截面(SCS)所传递载荷(截面载荷)的幅值得以降低的原理,按一定规律对销钉与板进行分区,并将其用同等刚度的弹簧代替,建立了销钉干涉配合的弹簧分析模型,进而从弹性角度解释了干涉配合中板的最小截面所传递载荷的幅值得以降低的原因。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静载下截面载荷随外载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循环载荷下截面载荷幅值与外载幅值间的关系,其与有限元分析(FEA)结果之间的最大误差不到20%。分析发现:连接件与被连接件间的接触力随外载变化的自动调节作用是截面载荷幅值降低的原因;对于特定的绝对干涉量,干涉配合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外载具有调节作用。当外载在干涉配合的有效影响区时,截面载荷幅值的降低程度完全决定于连接件与被连接件的相对刚度;若外载过大使得钉孔发生分离,干涉配合不仅对载荷幅值不再具有调节作用,还容易引起钉孔接触面的微动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