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航空   897篇
航天技术   549篇
综合类   91篇
航天   6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针对近地轨道航天器及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数据驱动的实时导航定轨方法,使用轨道动力学原理解析了由GNSS天线安装位置与航天器质心偏差造成的定轨误差。基于航天器在轨的刚体运动特性和对地姿态特征,提出针对安装关系对应的相对速度修正项。使用姿轨耦合的分析方法,明确了基于航天器质心轨道积分和天线测量点位速修正的GNSS测量信息模拟。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形式的实时导航算法,分析了安装关系造成的定轨系统误差。围绕半长轴确定误差的长期变化规律,仿真证明了GNSS测量数据的位速修正在高精度实时导航定轨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52.
分析了飞机座舱空气调节分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需求,设计出由单片机、带RS485总线的工控仪表和程控电阻模块等构成的测试仪,实现对被测对象电源、增/减压电阻和阀门动作时间等重要指标的检测。实际应用表明,测试仪测试指标精确、操作使用简便、性能稳定可靠,能够很好满足空气调节分系统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953.
针对载人月球软着陆进程中,由载人飞船发动机失效引起的任务中止问题,首先分析主发动机失效可能引起的撞月轨道、环绕轨道、逃逸轨道等轨道类型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中止任务执行的前提条件及中止过程的导航制导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二体模型,提出普适的共面软着陆中止轨道计算方法;最后,在考虑登月飞船生保系统时间限制条件下,给出下降级主发动机失效情况下,撞月轨道的中止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登月飞船软着陆制动故障情形下的任务中止,能够确保飞船安全返回环月轨道。  相似文献   
954.
“察打一体”无人机以飞翼无尾气动布局、翼身融合体、复合材料结构、雷达吸波材料等特征,具有升阻比大、有效载重量大、隐身性能好等优点,能够对大纵深、高风险和高价值目标进行侦察与打击,诸国争相研制,后续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955.
FL-23风洞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试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飞行器研制不断高速化发展,一些型号要求在超声速条件下实现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试验。为了实现超声速飞行器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风洞试验,利用FL-23跨超声速风洞独有的投放机构,通过对上、下支撑及其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了X、Y两个方向的复合运动,建立了马赫数0.3~4.0的级间分离系统。经过多期型号试验验证,该系统对模型定位控制精度达到要求,满足飞行器高马赫数下开展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风洞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956.
下降因子是基本智能单粒子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控制着算法由全局搜索转向局部搜索的速度,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性能。基本的智能单粒子算法采用定值下降因子,不能随着计算的需要实时作出调整,对算法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基本的智能单粒子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最大下降因子和控制因子这两个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策略下降因子智能单粒子算法,成功地使得下降因子能够根据计算的需要而实时改变。函数测试和气动优化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在相同的计算规模下获得比基本智能单粒子算法更好的解。  相似文献   
957.
介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全相位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和在轨飞行结果.介绍21世纪以来交会对接发展的两个趋势:自主和快速;给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全相位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案,以及主要技术特点;给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5~8 h飞控实施方案和推迟一天发射的飞控实施方案,以及在轨执行效果.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的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58.
采用薄壁试样研究了温度为980℃、应力为250MPa条件下[001]取向DD6单晶合金的薄壁持久失效行为,结果表明:薄壁试样的持久寿命低于标准圆棒试样,表现出显著的薄壁效应。薄壁试样的厚度和持久寿命之间存在函数关系。薄壁试样持久断口边缘区域氧化严重,内部区域为微孔聚集型断裂,持久断裂模式为“表面氧化-裂纹萌生-扩展”和“内部蠕变损伤”共同作用,且试样越薄,表面氧化程度越大,持久寿命越短。   相似文献   
959.
Since more than one decade ago, several institutions started to offer a large variety of Operative Space Weather (SWx) products. This is of major importance because Space Weather events can affect aviation communication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rid electric power, satellite technologies, and human health in space. The scientific potential on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in Argentina motivated the creation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Laboratory of Space Weather in Argentina. The Argentinean Space Weather Laboratory (in Spanish ‘Laboratorio Argentino de Meteorología del esPacio’, LAMP) was initiated in 2016, and it carries out daily monitoring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space and ground-based instruments) on Space Weather. The information is synthesized on a weekly bulletin as a summary of the Spac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it is posted on a website (spaceweather.at.fcen.uba.ar). The analyzed information includes own data and of other centers that offer them publicly, and it is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later on, during monthly briefings. In particular, one of the regional products that is included in the briefing discussions and it was developed by LAMP in collaboration with INPE-EMBRACE, involves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VTEC) maps in the Argentinean region. LAMP set up a Space Weather Laboratory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in the Argentine Marambio base, where a Water Cherenkov radiation Detector (WCD) was installed during the Argentinean Antarctic campaign (January-March of 2019). This detector is the southern node of a Latin American Collaboration (LAGO, Latin American Giant Observatory), which is a network of WCDs installed throughout more than 10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960.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监测需求,考虑传统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站高成本、高投入和GEO卫星专用观测时段有限等制约条件,研发了简易型VLBI观测系统,并组建了包括上海、都匀和乌鲁木齐三站的微型VLBI网(micro VLBI network,MVN),开展了并置站测试以及对GEO卫星亚太6C的连续监测,并评估了当前MVN的观测能力。结果表明MVN扣除系统差后的单站接收精度为2ns,各基线观测时延拟后残差约几纳秒,GEO目标实测位置精度为百米级(内外符精度分别约100m和400m)。不同于传统VLBI和其他GEO监测手段,MVN还具备全天时、全天候、低造价、易布设及易推广等特点,充分表明了其在GEO卫星监测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