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70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飞机电热防冰系统用BaTiO3基PTC热敏陶瓷材料要求有低电阻及优良的PTC效应,同时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叙述了在BaTiO3为基的PTC材料中,通过配方组成设计及先进的工艺制备手段,获得了居里温度50℃,室温体电阻率80Ω·cm,PTC效应106数量级,耐电压240V/mm,断裂韧性KIC19.14MN/m3/2,冲击韧性2.6J/cm2,抗弯强度108MPa,综合性能优良的PTC材料。初步实验表明,该发热体陶瓷具有较强的防冰和化冰能力。  相似文献   
102.
狭缝斜肋内冷通道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贺方  姜玉廷  张建  陆松兵  郑群 《推进技术》2020,41(9):2070-2076
为了探究狭缝斜肋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一步挖掘传统斜肋的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五种不同位置和倾斜角度的狭缝对45°斜肋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计算的进口雷诺数为2×104~8×104,并与传统的实心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狭缝的存在显著改变了冷却通道的流动结构以及换热分布,降低了冷却通道的阻力损失,减小了通道整体的强化换热系数,但同时增加了肋片表面的强化换热系数,且狭缝的位置和倾斜角度的不同对通道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对比综合热效率,狭缝斜肋相比实心肋增加了约12%~15%。  相似文献   
103.
对于导航系统中余度敏感器结构的故障诊断,本文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接比较测量的诊断方法。根据小波变换的时频特性和信号边沿检测的原理,采用小波db5对敏感器的输出信号直接进行六层分解,并在相应分解层上进行重构,根据重构的信号对余度敏感器结构进行故障检测,定位和隔离,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故障,故障的类型和故障发生的时间,而且灵敏度高,对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为余度敏感器结构的故障诊断提出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非晶态(Fe_(0.5)Ni_(0.5))_(80-x)Cr_xP_(14)B_6(x=0,1,2,3,4,6,10)合金薄带样品的室温直流磁场敏感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几十个A/m范围的外磁场内,样品具有开关型磁场敏感特性。对影响开关特性的三个因素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利用星敏感器的航天器自主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用星敏感器和地平仪测量星光与地平之间的“星光仰角”为观测量,用推广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实时估计航天器的最佳位置的自主定位方法。分析比较了同时瞄准恒星的个数、星敏感器的精度以及改变采样周期对航天器定位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基于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在轨卫星热控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的控温适应能力,介绍了一种基于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卫星单相流体回路热控方法,提出了蜡式自驱动温控阀控温和机械泵、蜡式自驱动温控阀联合控温两种控制策略.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热源载荷以及辐射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计算了某卫星在轨飞行中外热流周期性扰动和电气设备热耗阶跃扰动下该热控系统的温度动态特性,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的控温效果.结果表明:机械泵、蜡式自驱动温控阀联合控温既能利用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优势,达到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以及减少能源消耗,又能够克服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温度限制以及稳态误差等不足,实现回路系统的精确控温.   相似文献   
107.
传统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中没有考虑来波极化这一维度的信息,将其用于极化敏感阵列进行测向时会导致测向的灵敏度和精度下降。为此,对传统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对来波极化信息的考虑,提出一种极化敏感阵列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给出极化敏感阵列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M USIC算法进行测向,并对影响测向精度的因素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极化敏感阵列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可以实现极化敏感阵列的测向,所得结果对极化敏感阵列的测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杨博  俞雪瑶  苗峻 《宇航学报》2016,37(9):1089-1097
针对直接敏感地平的红外地平仪-星光导航系统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扁率误差补偿函数,研究扁率引起的姿态角测量误差;建立地心矢量的姿态角误差模型,通过修正地球扁率误差来补偿姿态角,对卫星施加姿态偏转指令调整地心矢量偏移。同时基于SODERN地球红外辐射模型,考虑红外辐射强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建立真实红外辐射曲线,通过滤波算法获得精确的地球切线边缘的量测信息,提高红外地平仪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基于红外地平仪的星光导航定位方法的可靠性和精度,导航位置误差能达到500m左右,较原有系统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9.
A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int (TSP) technique is developed for the request of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measurement, and a test of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measurement of a flat plate is done in CARDC 0.6m shock tunnel. By use of the TSP techniqu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of slab has been done in the shock tunnel. The test nominal Mach numbers are 8 and 10, the unit Reynolds numbers are 2.45×10 7/m and 4.48× 10 6/m respectively, and the yaw angle is 20°. The data of heat transfer and transition position obtained by the TSP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e thin film heat transfer sensor match well.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TSP technique has the ability to measure the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of simple model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 shock tunnel.  相似文献   
110.
遥感系列卫星在轨微振动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系列卫星上装载了微振动环境测量系统并进行了在轨微振动环境测量。文章介绍了4颗遥感卫星的在轨微振动环境参数获取与分析。结果表明:星上各活动部件中主要的扰振源为反作用轮和辐射计/散射计转动机构;卫星稳定运行时的最大微振动量级约为57 mg,传递到光学敏感设备衰减度约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