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航空   1389篇
航天技术   321篇
综合类   685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王继明  高云海  焦仁山 《航空学报》2020,41(4):123526-123526
风洞到飞行相关性修正是获取现代大型客机低速气动特性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增压提高风洞试验雷诺数,而支架干扰修正是该修正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增压风洞腹撑的支架干扰,并分析了腹撑对飞机各部件的干扰及其对风洞流场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对比,表明升力系数相差0.006,阻力系数最大相差0.001 2,俯仰力矩系数最大相差0.01,验证了CFD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CFD计算结果表明:腹撑使得全机升力增加、阻力减小,俯仰力矩增加;腹撑对升力影响的主要部件是机翼,腹撑使得风洞中心以上动压增加,提升上翼面流速,从而增加了机翼的升力;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是腹撑对阻力影响为负,且主要影响部件为缝翼,原因为缝翼下偏使得法矢分量向前从而减小了阻力;腹撑对俯仰力矩影响的主要部件是机身及平尾。研究结果揭示了腹撑对飞机气动特性影响的量级、主要影响部件及其流场变化,可为支架干扰数据修正及支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所得结论可更好用于支架干扰试验的开展及风洞到飞行数据的修正,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2.
Pc4 signatures for the year 2013, extracted from geomagnetic north–south and east–west components of induction coil magnetometer (LEMI 30) from low latitude station Desalpar (DSP), operated by Institute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ISR), Indi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vis-à-vis the prevalent interplanetary parameters (IMF) as well as the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ices. A clear dominance of Pc4-5 (467 events) over Pc3 (17 events) is observed. Local time variation of Pc4 shows a peak in the noon sector in both X and Y components. Our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dominant peak frequency is 10 mHz at low latitude region. Correlations with solar wind and IMF parameters illustrate highest occurrence of Pc4 for a solar wind speed of 300–400 km/s and average IMF B field of 3–6 nT. The amplitude of Pc4s at DSP shows an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solar wind speed, plasma density,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and average B field which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trend of frequency variation of these pulsations. We report that IMF clock angle at low latitude does not have influence on Pc4 occurren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events, detected in latitudinally distributed stations from low and mid-latitudes from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we infer that modes were compressional, which could be driven by K-H instability or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as compressional modes can propagate to low latitude with little attenuation.  相似文献   
103.
谢飞  郭雷涛  许晓斌  凌岗 《推进技术》2022,43(7):363-371
高超声速风洞流场品质是气动力试验主要误差的决定因素,常规高超声速风洞流场均匀性虽然满足国军标GJB4399-2002《高超声速风洞气动力试验方法》对风洞流场品质的要求,但其风洞流场严格意义上说是“非均匀”的,这种流场非均匀性会对模型气动力特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在CARDC常规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某升力体模型和某通气模型“多位置试验”,验证了风洞流场的非均匀性对飞行器气动力(特别是力矩特性)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量已远超过常规的风洞重复性试验误差,甚至大于国内现有的在AIAA-S071A-1999标准上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所获取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4.
From magnetic fields and coronal heating observed in flares, active regions, quiet regions, and coronal holes, we propose that exploding sheared core magnetic fields are the drivers of most of the dynamics and heating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ranging from the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flares, to the vigorous microflaring and coronal heating in active regions, to a multitude of fine-scale explosive events in the magnetic network, driving microflares, spicules, global coronal heating, and, consequently, the solar win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05.
在介绍汽车风洞性能的基础上,对改造航空风洞为汽车试验风洞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介绍了FD-09低速航空风洞改造情况及其功用。建造地面板和附面层吸除装置,证明该方案是很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6.
三角翼俯仰滚转耦合运动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达  吴根兴 《航空学报》1999,20(6):485-488
介绍一套用于3m 低速风洞的俯仰滚转两自由度大振幅非定常实验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三角翼单独俯仰和滚转及俯仰滚转耦合运动时的非定常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飞行器俯仰滚转耦合运动时的气动特性比单独俯仰和滚转时的气动特性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07.
用织女一号火箭在海南站探测的高空风和风切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文介绍了织女一号(ZN-l)火箭测风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和两次测风结果.结果指出,在我国低纬地区中层大气中存在非常明显的风切变和相当强的重力波扰动,测风数据与COSPAR国际参考大气CIRA1986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用参考大气ISO5878-1982/ADD.1-1983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8.
高速气流吹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然  吴桂荣 《航空学报》1994,15(7):826-832
在高速弹射时,防护气流吹袭对人体产生的损伤目前仍未有令人满意的方法。本文阐述了高速气流吹袭对人体的致伤机理并提供了头及四肢的防护约束方程组。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前缘旋转控制边条翼外翼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条翼在边条较小时中等迎角以上外翼就会出现分离,现提出用转动前缘表面来控制边条翼外翼分离。通过测力、油流和烟丝实验研究了转动前缘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种机翼上转动前缘对控制分离是有效的,升力增量最大可达30%。可以预期,转动前缘与边条的综合作用,机翼的分离特性将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0.
实验是在0.2×0.2m~2超音速风洞中进行的,其来流Mach数为2.0。模型为带翼导弹模型。实验时用气体发射装置将模型向实验段上游发射;并以另一气流横吹模型使其呈大攻角状态飞行。最大攻角可达100°。采用高速鼓轮相机记录模型飞行姿态随时间的变化。用改进的数值积分法进行数据处理,求得俯仰阻尼导数随攻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