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通过干法复合工艺及流延复合工艺制备了一种隔热性能优良、性价比高且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新型保温材料——铝箔气泡复合材料,并研究了气泡层数、气泡直径、反射层结构及熟化温度对铝箔气泡复合材料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箔气泡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气泡层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气泡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铝箔在反射层结构中的位置对材料热导率有影响,40~100℃×24h熟化,热导率下降,隔热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2.
水中上升气泡的体积变化率是舰船自消隐特种气幕技术等诸多研究的重要基础.鉴于当前对这一体积变化率研究的紧迫需求,提出并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水中上升气泡体积变化率的图像分析技术.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了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而给出了分析的实施方法,即利用摄像法获取水中上升气泡的图像序列,并从中得出所需图像的相关信息,再利用建立的模型即可求出其体积变化率;同时,设计了专门的实验,初步验证了这一分析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壁面不同展向间距粗糙元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粗糙元布置在氢泡丝前,其间距按如下两种排列设置:粗糙元直径的0、1和3倍,等间距1、2和4cm;每种情况粗糙元直径均为2.3、4和6mm。基于平均流速和水力直径的流动雷诺数从14000到48000变化。实验观测了光滑壁面和粗糙元壁面的近壁湍流拟序结构条带特征。发现:对于两种不同排列,相同雷诺数和相同粗糙元间距条件下条带有量纲间距均随着粗糙元直径增大而减小,条带有量纲高度均随粗糙元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相同雷诺数和相同直径粗糙元条件下条带有量纲间距均随着展向间距增大而增大,条带有量纲高度均随展向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粗糙元壁面湍流条带有量纲间距均比光滑壁面小,条带有量纲高度均比光滑壁面大。研究结果对近壁湍流的流动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低雷诺数翼型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分离泡的产生,并且分离泡通常是非定常的。基于有限体积法,N-S方程和S-A模型的控制方程非耦合求解,时间均采用牛顿型LU-SGS方法推进,无粘项和粘性项用中心差分方法离散计算,在计算非定常流场时,采用伪时间子迭代方法,湍流模型计算时采用在固定点转捩,研究了二维翼型低雷诺数流粘性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所开发的非定常可压缩粘性流计算方法,数值模拟了在低雷诺数下两种翼型的非定常流动。计算结果表明:气动力系数及分离泡呈规则的周期性变化,证明方法是成功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针对垂直管路内气液两相流实验化困难的问题,运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建立了竖直管路中弹状流气泡的运动模型,模拟了弹状氢气泡在垂直管路的上升过程,并对其运动速度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静置的竖直管道内,充分发展的弹状氢气泡的速度基本上以0.226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弹状氢气泡在流动液氢中运动时,其速度模型中的速度系数与流体的速度有关,当雷诺数从220上升到6400时,其系数的值从1.83下降到1.14;在未充分发展的弹状流系统中,气泡间距对气泡速度分布有着影响,其上升速度随着气泡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66.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3):71-81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compressor airfoil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surface roughness at low Reynolds number (Re). In the present study, 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profile loss of a high subsonic compressor airfoil at Re = 1.5 × 105. Four roughness locations, covering 10%, 30%, 50% and 100% of the suction surface from the leading edge and seven roughness magnitudes (Ra) ranging from 52 to 525 μm were sele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roughness mainly determined the loss generation process by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Laminar Separation Bubble (LSB) and the turbulence level near the wall. For all the roughness locations, the variation trend for the profile loss with the roughness magnitude was similar. In the transitionally rough region, the negative displacement effect of the LSB was suppres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oughness magnitude, leading to a maximum decrease of 14.6%, 16.04%, 16.45% and 10.20% in the profile loss at Ra = 157 μm for the four roughness locations, respectively. However, with a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roughness magnitude in the fully rough region, the stronger turbulent dissipation enhance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and increased the profile loss instead. By comparison, the leading edge roughness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boundary layer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variation. To take fully advantage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reducing profile loss at low Re, the effects of roughness on suppressing LSB and inducing strong turbulent dissipation should be balance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67.
基于速度势函数和 Morison相对速度公式,提出了气泡载荷水动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用 Newmark数值求解法求解水下爆炸气泡载荷作用下船体梁动态响应的方法。经模型试验验证后,针对药包在船体梁模型中部位置的情况,研究了炸药深度、爆距和爆点轴向位置对鞭状运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结构鞭状运动应变幅值随着周期比先增加后减小;鞭状运动应变幅值和长度比呈反比例函数关系;船体梁鞭状运动响 应应变幅值随着长度比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68.
实验考察了在方截面结晶器内,由水口部位吹气形成的射流与气泡群混合的复杂流场中群水体的流态和气泡群运动特性,测定了气泡群直径,上升速度分布、气泡穿透深度以及气泡诱导水体运动的特性等;对气泡运动与水体中夹杂物去除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确定的最佳吹气参数可供生产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69.
低温流体节流过程空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RNG 湍流模型与完全空化模型相结合,对孔板节流所导致的低温流体空化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流场中的含气率与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还发现:由于孔板节流作用使得流场中最低压力出现在孔板喉部,并在此位置出现空化初生点;在低温空化流动中,泡状空化、云状空化、超空化3种空化形态相继出现。分析了空化初生点的压力以及含气率的变化规律,得出了3种空化形态的气相组成;分析了3种空化形态的初生标志,对临界空化状态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70.
弹性与后掠角对三角翼绕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雷诺数下微小型飞行器布局的流动机理,在水槽中对展长/根弦长之比为0.5的一系列变弹性和后掠角机翼的绕流结构进行了氢气泡流动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雷诺数条件下,流动结构变化规律如下:随着后掠角增大,弹性翼绕流遵循"Ω涡一对前缘涡一对前缘涡与双涡一对前缘涡、双涡与三涡一对前缘涡与双涡一对前缘涡"的变化规律,刚性翼绕流的涡结构变化规律与弹性翼相似,但不存在三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