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航空   589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143篇
航天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通过研究发动机热端部件氧化锆热障涂层8YSZ (ZrO2+8%Y2O3)的结合强度、隔热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分析热障涂层性能和相应的失效机制,总结了传统热障涂层和纳米热障涂层之间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热障涂层的力学性能、隔热能力和抗热震性能均明显优于传统热障涂层.  相似文献   
912.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损伤力学理论,从应变等效性假设出发,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点应力"准则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应变影响的刚度下降疲劳损伤模型。以我国新近研制的高性能复合材料T300/KH304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模型预测了带有孔径为5mm层合板的疲劳寿命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实验验证,从不同应力水平的疲劳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其最大相对误差为12.2%。   相似文献   
913.
典型层板冷却结构中流体流阻与换热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进气孔、扰流柱和出气孔个数之比为1:4:1的典型层板冷却结构的流体流阻与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进、出气板间距不大的层板模型, 出气板内表面的换热系数最大, 扰流柱表面的换热系数次之, 进气板内表面的换热系数最小.对不同层板模型的比较表明, 相同流量下随着进气孔直径的增大, 流阻系数增大, 进气板内表面的换热系数变化不大、出气板内表面的换热减弱;随着出气孔直径的增大, 流阻明显减小, 进气板内表面的换热减弱, 出气板内表面的换热变化不大;随着出气孔倾角的增大, 流阻增大, 进气板内表面的换热增强, 出气板内表面的换热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1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倾斜出气孔层板结构最小单元体内扰流柱直径对于层板内流阻和换热的影响.采用了非结构化网格, 并对气流转角较大区域做了局部加密;选择k-ε湍流模型方程, 配以壁面函数率, 求解稳态无旋转的层板;采用了流体域与固体域耦合求解法计算耦合换热.给出了计算结果并分析了流动和换热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扰流柱直径有利于降低流阻、提高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915.
血管的新应变能函数(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提出并且验证了可被应用于大变形计算的描述血管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新的本构理论.其推导的数学基础是假设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用张量多项式来表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完全吻合,并且优于已有的指数形式的表达式.为降低Taylor展开式的次数,对级数进行了修正,并且针对不同的拟合过程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16.
电阻渐变型结构吸波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结构吸波材料的发展建立在先进复合材料发展基础之上,融受力与吸波为一体,将新的吸波机制(如电阻片、电路模拟、手征媒质等)引入到结构吸波材料的研制中,可制备全新的结构吸波材料.电阻渐变型结构吸波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结构可设计性,通过控制材料的类型(电介质或磁)、厚度、损耗系数及阻抗等,能够使雷达吸波材料具有宽频吸收效果,并可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17.
郭英奎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2):22-24,47
采用热压 (HP)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下Al2 O3—WC复合陶瓷材料 ,通过单边切口梁 (SENB)法和三点弯曲等力学性能方法测出了室温下该材料的力学性能 ,对Al2 O3—WC复合陶瓷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Al2 O3—WC复合陶瓷在 (16 0 0± 10 )℃、2 5MPa下具有较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 ,并且其耐磨性与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变化趋势相同 ,与弹性模量和硬度无单调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18.
试验并分析了LC9合金专用挤压型材淬火并人工时效和淬火并人工过时效状态对其电导率、常规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另外,在减少淬变形上也做了一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C9合金在过时效状态下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淬火变形也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919.
双马来酰亚胺/E—玻璃布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于雷达罩的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E-玻璃布复合材料板的介电性能、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耐热性能,并采用波导法测定了改性BMI/E-玻璃布复合材料雷达罩的透波率。结果表明,这种材料能够满足雷达罩的介电性和耐热性要求。  相似文献   
920.
芳纶纤维增强PPS复合材料耐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芳纶纤维对PPS复合材料进行增强改性,利用化学处理方法在纤维表面引入环氧基,以改善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纤维含量下,纤维长度增加可减少应力集中,有利于力学性能提高,纤维表面接枝环氧基团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提高,水难以沿界面掺入,从而使得同一条件下耐高温热水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