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202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61.
王鑫  黄国平  廖文和  郭宇 《航空学报》2008,29(2):267-273
 针对现有微型三角阀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双肋式气动阀这一新型微阀,通过两级带圆弧过渡的收敛形肋条,在减小正向气流压力损失的同时,引导逆向气流分为3股后再呈“Y”形汇聚,产生强烈的相互撞击而抵消部分动能,从而减小逆向流量以提高效率。通过数值计算对双肋式气动阀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加工了特征尺寸为1 mm的三角阀、梯形阀与双肋阀实验件,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在微流体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双肋阀能大幅提高效率:对不可压流,双肋阀可将效率从普通阀的2%~3%提升至14%左右;对可压流,双肋阀能将效率从2%提升至约13%。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高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工作频率,设计了一台内径30mm,长度1000mm的电磁阀式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模型.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模型采用航空煤油为燃料,压缩氧气为氧化剂,压缩氮气为隔离气体,通过选用高速大流量电磁阀,加热燃料,安装Shchelkin螺旋等方法,使得该模型能够在20~30Hz频率下多循环稳定工作.工作频率为30Hz时,爆震波峰值压力达到2.2MPa.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时均推力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接近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63.
气体减压阀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裕荣  曾维亮 《火箭推进》2009,35(5):34-38,55
针对逆向卸荷式气体减压阀,采用线性化分析方法,对其工作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了主要参数对减压阀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和低压腔体积是影响减压阀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提高减压阀稳定性设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4.
介绍一种后置节流孔压力式气动测量原理用于伺服阀叠合量的气动测量,研制了一台伺服阀阀口加工质量测量仪,并实现了微机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65.
张萍 《火箭推进》2005,31(3):59-62
在长征系列发动机主泵试验系统现有的基础上经局部改造而建造了燃料节流阀试验系统。利用长征系列发动机主泵作为动力源,提高其转速,解决了燃料节流阀试验要求的高扬程、高背压等技术难题。设计改进了控制高压供气系统。在高入口压力下对节流阀的性能进行了成功试验。动态特性参数的测得为燃料节流阀工作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6.
逆向卸荷式气体减压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减压阀压力调节精度的非线性因素——摩擦力和流体稳态力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建立了逆向卸荷式气体减压阀的静态特性数学模型,其中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力和流体稳态力对减压阀的静态特性偏差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摩擦力、流体稳态力对减压阀静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傅俊勇  夏忠  郭加利 《宇航学报》2019,40(8):957-964
针对电液伺服机构安装到运载火箭后存在非工作状态下承受外力并产生被动运动的现状,分析伺服机构的受力情况并构建内部液体流动回路,研究非工作状态下伺服机构在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特性。发现伺服阀零位特性以及伺服机构高压回路密封性能是影响伺服机构非工作状态下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时油缸某一侧往往处于抽真空状态。使用零位特性良好的伺服阀以及高压回路泄漏小的伺服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将处于双向不动或单向可动的状况。利用典型产品开展了物理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针对电液伺服阀在极端低温下温漂大的问题,以+40℃时电液伺服阀初始零偏为基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某型射流管伺服阀不同温度的零偏试验数据,得到了极端低温下的伺服阀温漂与+40℃时初始零偏的数学关系。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极端低温时射流管伺服阀的温漂与+40℃时的初始零偏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温漂与电液伺服阀制造与装配工艺过程密切相关,与结构及其装配不对称有关。电液伺服阀结构上的微观不对称现象,在极端低温下显现出来,尤其是呈现出较大的温漂。降低温漂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电液伺服阀结构与装配的对称性,降低初始零偏。  相似文献   
69.
生物瓣支架几何造型CAD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瓣流体动力学理论、薄膜壳体理论为依据,以接近或达到人体天然心瓣的性能为目的,对生物瓣支架几何造型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导引出生物瓣支架的基本雏形,并建立其数学模型。生物瓣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通过模块化结构的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来实现的。最终通过体外疲劳试验,证明其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传统凸轮型线优化设计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简单、几何精度低以及设计流程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利用MSC.ADAMS平台的参数化建模技术,对设计流程重新进行组织和安排,提出"面向参数化样机的凸轮动态优化方法"的解决方案.本文建立了配气机构的参数化样机,对凸轮型线进行了动态优化设计.优化在考虑零件柔性的同时,提高了几何精度以及设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