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航空   1649篇
航天技术   277篇
综合类   306篇
航天   3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一种受总体限制的弹用S弯进气道的设计和实验验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飞行器总体对发动机进气道长度、偏距和相贯位置有特定要求及叉形弹翼根部空间的限制情况下,设计了一种大偏距、短扩压的S弯进气道。进气道的设计特点是在唇口后保证有尽可能长的S弯扩压段,扩压段在采用合理的中心线变化规律和面积变化规律的情况下,通过变宽度的方法确定截面形状,以满足总体要求。风洞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进气道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高的总压恢复系数(σ>0.985),较低的周向稳态总压畸变指数(Δσ0<1.0%)和径向稳态总压畸变指数(Δσp<2.8%);2.在一定马赫数下,进气道性能对正攻角和偏航角不敏感,仍保持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低的畸变;3.进气道出口气流紊流度较低(—Tu<2.5%),因此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总畸变指数低(w<3.0%)。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纳米级铂催化剂,同时利用AFM,XRD和SEM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氧气电化学还原的研究.在极限电流控制范围内,氧气浓度为7×10-6~5010×10-6时,传感器的灵敏度为381nA/10-6,O2气体浓度与响应信号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双压法湿度发生器标准装置的技术指标、测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测试结果和不确定度分析表明,该发生器在25~ 25℃测量范围内,露点温度测量的不确定度不大于0.04℃.满足我国湿度量值传递的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研究了宽高比、湍流度对矩形柱体压强分布的影响。迎角范围从0°到45°。随迎角增加或湍流强度增加,分离剪切层会在迎风面再附形成气泡。文中还讨论了沿柱体前表面的压强分布。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经验数据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估直径180 mm,长度为2.2 m带气动阀的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简称PDE)的性能,并考虑PDE内的总压损失.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计算中发现,由于考虑了PDE内总压损失,PDE推力比理想情况低,油耗比理想情况大.该计算方法对预估实际PDE工作性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具有Gurney襟翼的多段翼型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增大飞机的升力可以有效地缩短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 ,本文通过对高升力多段翼型有、无Gurney襟翼时的翼面边界层、尾迹速度分布及表面压力分布的测量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具有Gurney襟翼时的多段翼型绕流特性及增升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α =8°时 ,Gurney襟翼高度为 0 .0 2c和 0 .0 5 5c时 ,使多段翼型升力系数分别增加了 1 3%和 2 2 %。Gurney襟翼的增升效果不仅与Gurney襟翼的高度密切相关 ,而且还与在翼面上的安装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机体对超音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宇  李椿萱  李天 《飞机设计》2001,(2):14-17,21
提供的结果来自飞机进气道的设计和性能研究,分析所用的数据来源于进气道模型风洞实验和CFD数值模拟。通过对进气道在机身两侧、翼下、机身下等布局的进气道性能对比,评估了机体对进气道的干扰影响。借助于数值模拟技术,得出进气道进口前流场特性。通过对进气道出口总压的测量和进气道进口波系及喉道处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归纳出进气道出口平均总压恢复系数和图谱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中小企业是我国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越是经济发达、市场发育良好的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大;反之,越是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小;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资金严重缺乏等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鉴于此,应通过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激励各类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完善中小企业板,通过直接融资解决部分高成长中小企业的资金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模拟空间环境下小发动机羽流压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空间发动机的羽流特性及其对卫星的污染,在模拟空间环境下,进行了电加热CO2气体模拟发动机羽流流场的试验测量和理论计算。试验台主要包括空间环境模拟系统,电热气体模拟发动机,稳压气源,测量系统及其温控。理论计算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羽流场的数值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系统满足在10-3Pa量级的真空压力和93±5 K的背景温度下稳定运行和精确测量。不同坐标位置处试验数据和数值结果的比较表明,试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高超声速进气道隔离段反压的前传模式及最大工作反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均匀来流和有斜波入射(非均匀)情况下隔离段内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发现反压增加首先在隔离段出口形成激波串,出口压力不断增加,而隔离段内流动没有变化;进一步增加反压,直到隔离段出口附面层开始分离时,激波串开始往隔离段内移动,壁面压力自激波串第一道激波位置开始逐渐增加;反压继续增加,激波串在隔离段内不断地向前移动。分析了隔离段内激波串的流动特征,发现激波串是由系列“斜激波 附面层分离 加速降压”流动组合而成,激波串后的流动为掺混流动(掺混区)。提出了最大工作反压的概念,当反压等于最大工作反压时,激波串位于隔离段出口,波后附面层开始分离,反压的任何增加,激波串就会往隔离段内移动;当反压小于或等于最大工作反压时,隔离段出口为超声速流动。研究还发现最大工作反压比由零反压时隔离段出口平均马赫数唯一确定,马赫数越大,最大工作反压比越大。最大工作反压比数值可用D.E.Nestler的拟合式来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