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4篇
航空   230篇
航天技术   103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9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51.
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已成为未来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和货运、太阳能电站以及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等空间任务中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推进技术之一。在梳理不同无电极等离子体电磁加速机制基础上,开展大功率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性能对比,给出新概念无电极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向未来超大功率拓展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同步分析了该技术亟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旨在为中国新概念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2.
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EP)事件是影响地球空间以及深空辐射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渐进型”太阳高能粒子事件中的高能粒子主要来自于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所驱动的激波扩散加速(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DSA)过程。CME驱动的激波在行星际的传播过程中,其结构不断演化,进而影响到高能粒子的加速过程。本文利用二维太阳高能粒子加速和传播模型,对发生于2014年4月18日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考察了黄道面上2 AU的距离以内包含地球所在位置的4个不同点,分别计算了每个点上高能粒子的通量。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黄道面内不同位置的观察点,与激波波前的磁力线连接不同,从而导致观察点处高能粒子的通量有着显著的差异。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为深空探测计划开展辐射环境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  相似文献   
53.
试建立基于检测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设备故障部位诊断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往复式压缩机、内燃机等复杂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诊断的首要任务是要判断它们的故障部位。以检测振动加速度信号取代传统的耳听手摸的经验方法是这类设备诊断的一个趋势。尝试着提出了基于检测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设备故障部位诊断模型--单特征模型和多特征集成模型。通过在往复式压缩机和内燃机上的实例验证表明,提出的单特征模型和多特征集成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中多特征集成模型比单特征模型更有效。  相似文献   
54.
高频噪声场中薄壁结构响应的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EnergyAnalysis简称SEA)法研究了在高频宽带随机噪声场中板及加筋板(航空航天器用蒙皮)的加速度响应。发现,在高频段同样外场激励情况下,加筋板的响应大于光板的。本文解释了这一用质量定理无法解释的现象,并用叠加法确定了复杂结构加筋板的模态密度、辐射阻抗和输入功率。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计算、分析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在日冕中传输时激发的等离子体尾场的效应,认为耀斑电子的高能成份激发的尾场,能够加速低能耀斑电子,低能耀斑电子的能量增值可达几十keV至上百keV,这种尾场加速将软化约100keV以下的能量范围内(探测阈之上)的耀斑电子能谱。结合考虑尾场效应,本文提出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从加速区到形成电子事件之间的能谱演化模式,说明了太阳纯电子事件的双幂律电子能谱和太阳质子-电子事件的单幂律电子能谱的形成,认为两类事件的电子能谱差异为耀斑电子日冕传输中不同程度的尾场效应所致,前者尾场效应弱,电子能谱呈双幂律,后者尾场效应较强,电子能谱为单幂律谱。   相似文献   
56.
迎角过载边界限制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迎角过载边界限制器的意义、设计要求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外飞机的边界限制器设计方法。边界限制经历了硬限制、软限制、反馈限制和比较逻辑反馈限制几个阶段。分析了这些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比较逻辑反馈限制器的设计方法进了理论推导,提出了这类边界限制器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7.
光线投影算法是体绘制算法中图像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但存在运算量大,绘制速度慢的问题,如何提高重采样速度是加速光线投影算法的关键。本利用重采样点在两坐标系中的矩阵变换特性,减少矩阵运算量,同时结合三维数据场在像平面的投影减少光线投影数目;利用包围盒技术避免对空体元的采样,并且通过将Bresenham算法扩展至三维确定每个重采样点所在体元的编号。实验结果表明,本提出的重采样优化算法成像速度比标准光线投射算法快2—3倍,而成像的质量与标准算法基本没有区别。本提出的算法,既能保证绘制质量,又能显减少计算量,提高体绘制的速度。  相似文献   
58.
针对运载火箭子级垂直返回着陆段的制导问题,本文在应用凸优化的滚动时域在线规划基础上研究了制导鲁棒性的改善策略。为应对着陆后期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滚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推力上界逐级释放的策略。同时,考虑缓解干扰和误差累积的影响,在制导周期内引入视加速度信息对在线规划的推力指令进行补偿,以进一步改善滚动规划的递归可行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及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 离心机设计(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3篇10章详细介绍了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离心机的设计.上篇对稳态加速度环境及其效应、试验方法和相关标准作了阐述;中篇(上)系统介绍国内外该类离心机发展的基本历程、概貌及典型离心机结构细节,并对其适当予以小结与点评;中篇(下)对离心机运动学进行基本理论分析,研究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问题,提出离心机设计原则及相应计算方法;下篇通过一个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制报告作为实例,提供读者进行具体设计时参考.文中,作者对多年累积的技术资料与实践心得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归纳,力求梳理出一条研制稳态加速度模拟用离心机的设计思路与实用程序,使其兼具资料性、技术性与实用性.该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将有一定启发与助益,对其他类同设备设计也有某些触类旁通作用,对该专业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作为参考读物.文章主要探讨的对象是中型、大型、特大型航空航天离心机,土工离心机和载人离心机.在第5章中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离心机,包括:长江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各类土工离心机及载人离心机概况,重点就其总体布局、主机结构进行了研究,尽可能提供设备外形及细节详图,并予以点评.  相似文献   
60.
    
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只考虑产品处于恒定环境应力下的情况,然而工程实际中产品往往直接暴露于外界的自然环境中,所遭受的工作环境应力或贮存环境应力都是随时间变化的。针对此情况,引入典型地理位置的真实自然环境应力,使用六参数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到其环境应力变化趋势,并假定2种时变环境应力模式,在Nelson累积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真实时变环境应力下基于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的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结果表明:产品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可靠寿命差别较大,引入产品所处地理位置的真实环境应力,可更精确地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