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324篇
航空   1658篇
航天技术   250篇
综合类   319篇
航天   2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反射端声压级高于140dB以后驻波管中的声流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利用流动显示和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技术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流动显示结果表明,在160dB左右的高强驻波声场中随着旋涡结构的合并、破裂等现象的出现,声致流动有明显的湍流特性。LDV测量结果显示,随着驻波管中声压级的提高,一些测点的速度频谱明显加宽,出现高频速度脉动,而另一些点的速度频谱则没有显著变化。径向湍流强度测量结果显示,此时管中流动已是复杂的三维结构,而非轴对称的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82.
针对可利用部分冲压、带前输出轴直升机进气道结构特点 ,实验研究了在侧滑角从 0~ 1 35°状态下的直升机进气道流场特性 ,分析了沿程静压分布、进气道出口截面流场畸变指数、总压恢复系数等进气道性能参数。研究表明 ,该类进气道在各种侧滑状态下总压恢复系数较高。当侧滑角大于 90°时总压恢复系数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进气道内气流分离的区域和出口截面流场畸变指数与侧滑角和来流速度的大小有关。其中在侧滑角小于 90°时 ,进气道出口截面流场品质较好。当侧滑角大于90°时 ,随着来流速度或侧滑角的增加出口流场迅速恶化  相似文献   
83.
We investigate properties of large (>20%) and sharp (<10 min) solar wind ion flux changes using INTERBALL-1 and WIND plasma and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from 1996 to 1999. These ion flux changes are the boundaries of small-scale and middle-scale solar wind structures. We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the solar wind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during these sudden flux changes. Many of the largest ion flux changes occur during periods when the solar wind velocity is nearly constant, so these are mainly plasma density changes. The IMF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changes at these events can be either large or small. For about 55% of the ion flux changes, the sum of the thermal and magnetic pressure are in balance across the boundary. In many of the other cases, the thermal pressure change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magnetic pressure change. We also attempted to classify the types of discontinuities observed.  相似文献   
84.
大型转动机械碰摩故障分析的声发射检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轮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采用油膜支撑的大型转动机械,由于安装或运行中的原因,在转子旋转过程中,可能和器壁发生轻微的摩擦和碰击,简称碰摩.声发射技术在碰摩发生特别是故障早期诊断上有优越性.本系统的特点是没有沿用传统的计数、幅度、能量和持续时间等声发射特性参数,而是在声发射包络信号的频率分析中进行特征提取.声发射发生的过程分析和现场试验都表明这种方法对碰摩检测很敏感,在碰摩发生的起始阶段,包络谱中与转速同步的周期性分量显著增加.根据这种新的设计思想自行研制了BUAA碰摩声发射检测仪并对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5.
标准压力源自校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压力传感器为一次仪表组成的标准压力源,用软件实现自校准既可提高校准效率,又能提高仪器的性价比.对标准压力源的软件自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环路热管内工质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环路热管(LHP)具有高传热性能、远距离传输热量、优良的控温特性和管路的可任意弯曲、安装方便等特点,使LHP在航天热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LHP内工质的流动压力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毛细芯所能提供的最大蒸发传热能力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实验研究综合分析了毛细芯结构对LHP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亚音压气机平面叶栅内流动的声激励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非定常两代流型理论的验证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为了简化同时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试验研究首先从平面叶栅风洞上起步.在测得各个工况下叶栅后旋涡脱落特征频率的基础上,采用声激励的试验手段,系统研究了非定常扰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加激励前后总压损失的对比、流场特征参数频谱图的对比和具体气动参数的对比,证实了合理组织各个非定常扰动的相互作用可以提升叶栅的气动性能,说明了"非定常耦合流型"在叶轮机中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8.
阐述了频率输出的新型谐振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之一——微型化。评价性地论述了热激励硅谐振压力传感器和热激励谐振膜质量流量传感器。重点讨论了热激励的原理,特点等。指出我国应对传感器的这一发展趋势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9.
低压蒸汽透平排汽缸内能量损失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软件(Fine/Turbo)对一个低压蒸汽透平排气缸内的复杂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得到的排气缸出口截面上的质量平均总压损失为47.8%,实验值为40.9%.数值模拟清晰地显示了排气缸通道内的流场结构是以各种旋涡为主要特征,包括通道涡、分离涡和端壁涡等.其中,通道涡的尺度最大,是造成排汽缸内能量损失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某重点型号波纹管组合件的设计要求是缝焊,对照以往产品的结构,比较明显的情况是波纹管在零件的内侧。零件的厚度是3mm,波纹管的厚度是0.1mm,零件与波纹管的厚度比比较大。波纹管在零件的内侧会产生一个问题:波纹管在焊接过程中会逐渐收缩,到最后与零件之间产生间隙,导致局部形不成焊缝。研究通过减小车配间隙,增加冷却手段、滚轮厚度和压力等措施来实现大厚度比的零件和波纹管之间的缝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