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87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以外资公司为主体的房地产业是近代上海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笔者对上海近代房地产业的诞生、外高的投资和营销方式、房地产业发展与金融业的关系,房地产业在上海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衰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2.
在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器“导爆索、雷管爆速校准仪”的过程中,引入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处理超过单片机处理能力范围的高速信号,并开发了一套有效结合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基于某型飞机供电的逻辑关系,分析了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基本类型,总结了排除蓄电池、地面电源、发电机常见供电故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4.
三种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故障树、故障Petri网和贝叶斯网络是评估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三种重要模型。其中,故障树在工程中应用最广,而后两种模型其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可以弥补故障树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在介绍三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障树向故障Petri网转化方法、故障树向贝叶斯网络转化方法的研究,给出描述三种模型的典型逻辑关系等价结构图的表格,揭示三种模型的内在联系。结合该表,提出故障Petri网向贝叶斯网络的转化方法。同时,利用上述三种模型对导弹发动机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故障Petri网使故障传播过程一目了然,而通过故障Petri网络或故障树转化而来的等价贝叶斯网络可计算出更多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75.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2):3266-3277
The increasing use of small material components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fields necess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urate and robust indentation testing method. To this en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nergy-density-equivalence for a Flat Indentation (E-FI) model based on the energy density equivalent principle. The proposed model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of Hollomon’s power law (H-law), flat indenter diameter, energy, and indentation displacement. An E-FI Method (E-FIM) that determines the H-law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through the indentation test is also developed. The energy-displacement curves forward-predicted by the E-FI model (based on known H-law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and the H-law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given by the E-FIM (based on known energy-displacement curv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and the H-law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used as the input for FEA, respectively. Using E-FIM, the goodness of fit for both stress–strain curves with H-law, predicted based on the displacement with 2% signal interference, and that for stress–strain curves without interference is more than 0.98.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 predicted by E-FIM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via uniaxial tensile tests of ten ductil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76.
基于XML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自动测试系统(ATS,Automatic Test System)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应用XML(eX lensibleMarkup Language)语言实现了ATS的模型化描述,模型化的信息包括测试设备、接口连接装置ICA(Interface ConnectorAssembly)、测试适配器和被测设备UUT(UnitUnder Test).对测试设备的性能和UUT测试需求采用统一的信号与测试定义标准STD(signal and test definition)进行描述,实现了测试设备性能与UUT测试需求的自动匹配.通过引入逻辑资源的概念对测试设备性能与仪器通道之间的动态映射关系进行描述,以实现测试过程中仪器资源的合理分配.采用XML作为ATS的建模语言,提高了ATS资源建模的开发效率和系统内信息的互操作程度.  相似文献   
77.
在经典弹塑性理论框架下,根据SMP(Spatially Mobilized Plane)破坏准则并结合变换应力方法,通过引入准弹性体积模量的概念,建立了用增量法表示的考虑土渐近状态特性的三维应力应变关系式.针对三轴压缩应力条件,给出了相应的简化应力应变增量矩阵,以三轴压缩试验中的常规三轴压缩、不排水剪切和控制应变增量比的3种应力路径为例,推导出了便于应用的应力应变增量关系式.最后,利用文中的公式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新推导的公式能方便地预测考虑渐近状态特性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能合理描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8.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新型第三代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8Ⅰ在不同变形温度(950~1150℃)及不同变形速率(0.0003~1s-1)下高温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绘制了动态RTT曲线,并建立了合金的热变形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当变形温度≤1100℃、应变速率≥0.0003s-1时,其流变应力随应变量增加呈动态再结晶特征;在应变速率≤0.01s-1的高温变形条件下,其动态再结晶的开始时间与变形温度无线性关系;实验验证了采用考虑应变量的双曲正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9.
工程图尺寸标注自动布局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的过程中,各主流CAD软件都提供了部分尺寸的自动标注功能,但这些自动生成的尺寸标注放置往往十分杂乱,无法满足尺寸标注的布局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以工程图中大量存在的水平尺寸标注与竖直尺寸标注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特点对其进行尺寸子集划分与包容关系排序,在此基础之上,应用增量式尺寸标注自动布局算法,实现水平尺寸标注与竖直尺寸标注的自动布局。算法已在NX平台上得以实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模糊综合评判试验台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输入向量和模糊关系矩阵的广义合成运算和最大隶属度原则,根据各故障原因与故障征兆之间不同程度的因果关系,在综合考虑所有征兆的基础上,对试验台进行故障诊断,并且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系数,给出故障诊断结果的可信度等级。通过对某型试验台氧系统14种故障的诊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A级正确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