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航空   1666篇
航天技术   330篇
综合类   346篇
航天   2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991.
李虹杨  王霄  孙超  刘方良  于东升  朱宇 《航空学报》2021,42(8):525797-525797
高隐身无人机为提高侧向、后向隐身指标,机身和喷管-后体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尤为重要,该设计在气动、结构、强度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喷流作用下的气动载荷预测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利用CFD方法结合风洞试验数据,对高隐身无人机喷管-后体结构的稳态、动态气动载荷及其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流形成的复杂波系投影到后体壁面上会形成压力、吸力交替的气动载荷,该载荷分布对喷管落压比极为敏感,小幅度的落压比变化即可能导致载荷方向变化;稳态气动载荷分布也会受到来流速度、次/主流流量比等的影响。基于IDDES方法的数值计算对动态气动载荷有不错的预测精度,将流场划分为喷流主流与次流掺混区、喷流核心区、喷流与外流掺混区等几个区域,有助于从流动机理上揭示脉动压力的分布规律,且得到了试验验证。动态载荷极值区位于喷流区边界,正是气流剪切掺混最强的位置,而喷流核心区尽管稳态气动载荷强,但动态气动载荷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逆衍射算法对辐射计温度校准源的近场测量中的杂散波进行分析和消除的方法.逆衍射算法是利用测量场计算逆向传播到源平面处的衍射场的方法.基于直接积分的快速傅里叶转换(FFT-DI,Fast-Fourier-Transform Direct Integration)算法和衍射高斯波束分析(DGBA,Diffracted Gaussian Beam Analysis)算法与逆衍射算法相结合得到快速逆衍射算法.根据快速逆衍射算法提出了近场测量的分析步骤,并且给出了滤除杂散波后的被测物体的衍射场,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为了达到更高的效率,建议将2种快速逆衍射算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993.
喷管分离流动及其侧向载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商业软件CFX对某液体火箭大面积比喷管地面条件下的分离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喷管入口总压从8MPa减小到1MPa时的流场参数分布和侧向力载荷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总压的降低,喷管内流场会依次经历自由激波分离和受限激波分离两种分离激波模态.受限激波分离模态下喷管壁面压强具有较大波动,再附着点压强甚至高于环境压强.流动分离情况下,喷管将受到一定侧向载荷作用,载荷方向随机分布.入口总压为4MPa时计算得到的侧向载荷最大,实际侧向载荷峰值可能出现在自由激波分离与受限激波分离转换瞬间.  相似文献   
994.
动载对管内汽水两相流流阻、空隙率和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旋转平台对动载作用下单相水和沸腾两相流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旋转速度、入口温度、液体流量等参数,获得了静止和旋转2种状态下的单相水及沸腾两相流实验数据.对旋转状态下的管内两相流型进行可视化拍摄,得到了动载作用下的两相流型图.结果表明,过载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反时,过载越大,管内压力和流阻越大,液相流量、空隙率和流体得热量越小.可见,动载阻碍流体向前流动,强化了管外散热,削弱了管内流体的相变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995.
主动来流条件类平板断面气动力荷载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日本宫崎大学11×9多风扇主动控制来流风洞和高精度动态天平测力设备,测量了类平板断面在正弦风波来流条件三分量气动力荷载,比较了不同来流平均风速、波动幅值、脉动频率和积分尺度等参数条件下类平板断面荷载效应.报导并证实了大气边界层物理风洞固定壁面边界反射效应所产生的倍频放大效应;在获得并验证正弦风波加载离散频率荷载效应可线性迭加的有效频段区间内,初步比较了来流积分尺度和风速湍流度效应对于气动荷载效应的影响,阐明典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与传统随机抖振气动力理论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6.
杨智春  夏巍  张蕊丽 《宇航学报》2010,31(3):850-854
为了分析不同温度分布对复合材料壁板的颤振临界速压和非线性极限环颤振幅值的影 响,将壁板面内的温度分布简化为线性分布情况和非线性二次曲面分布,建立了受 热复合材料壁板颤振的有限元模型,并分别在频域和时域内对受热复合材料壁板的临界颤振 速压和极限环颤振响应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温度分布的梯度效应使得壁板颤振临界速压 降低并使极限环颤振幅值增大;而非线性温度分布的曲率效应使得颤振临界速压升高。采用 面内 温度均匀分布的模型求解壁板的颤振边界,既有可能得到偏“保守”的解,也有可能得到偏 “危险”的解,而且当壁板温度分布的非线性效应较强时,不仅要考虑壁板温度分布的梯度 效应,还要考虑温度分布的曲率效应对壁板颤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饶大林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10,31(3):793-797
提出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采用一种“位变”方法计算收缩因子,该方法首先根 据适应值对种群排序,然后根据各个体的排列位置确定收缩因子;采用正态分布函数对算法 参数进行随机扰动来维持种群的多样性;该算法还提出一种新的变异算子,并将其与基本的 差分变异算子结合使用以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经过对多个Benchmark函数的测试、分析和 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火箭发动 机涡轮气动优化,以较小的计算成本将涡轮气动效率提高了2.5%。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 适用于快速仿真优化问题,能有效地节约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998.
裂纹故障齿轮结构声振特性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齿轮结构按照圆盘来等效处理,建立了故障齿轮的动力学分析模型与声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径向裂纹和弧向裂纹情况下齿轮体的振动辐射声压与声场指向特性,研究了裂纹对齿轮结构辐射声场特性的影响.综合利用ANSYS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得到裂纹齿轮结构在r=0.5 m球面上的声压指向分布及轴向声压分布,探讨了不同的裂纹类型和不同的裂纹大小对齿轮结构振动声特性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模拟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与评价来说明裂纹的位置、形状以及裂纹大小对齿轮结构声场特性的影响大小和影响规律,为采用声学方法来诊断齿轮故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复合材料板壳任意位置处载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振  郑世杰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0):2223-2228
提出了一种受载单元判别法,根据遗传算法生成的染色体所对应的载荷作用点的横、纵坐标和每个单元四条边间的几何关系,判断出集中载荷作用的单元,再根据力的等效分配原则,把载荷等效分配到所在单元的节点上,进而基于有限元分析和遗传算法自身优越的全局搜索能力实现作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网格节点或单元内部任意位置处的载荷识别.与现有的神经网络识别法和有限元反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能够识别非网格节点处的载荷的优点,且仿真算例表明其识别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飞行试验测量运输机襟翼压力分布,国内首次研制了测压带。提供了直接打孔法与测压带法的飞行试验比对测量结果,表明测压带法是准确适用的。在飞行试验中采用测压带测得了某后退双开缝襟翼起飞、着陆构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襟翼起飞构型的气动设计有待改进,襟翼着陆构型气动效率较高。测压带法适用于飞行试验空气动力学研究和飞机气动特性的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