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航空   720篇
航天技术   224篇
综合类   151篇
航天   2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动加热模拟试验加热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研究了可控硅功率调节装置和石英灯加热器的动特性,提出了通过系统识别的方法研究石英灯加热器的静特性;在研究被控对象特性基础上找到了对任意一个石英灯加热器组成的被控对象进行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提高了控制的质量,缩短了试验准备的周期,并进行准自适应控制,从而改善了气动加热模拟试验加热系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2.
通过环境激励模态识别技术对一座中高层新结构大楼环境激励试验建模研究。首先介绍了试验模型设计 ,并在现场测量整栋大楼在环境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然后采用新发展的频率空间域方法 ( FSDD)进行模态识别 ,分别在 0~ 4.5 Hz和 0~ 6.5 Hz频率范围识别出 9阶弯曲和扭转模态频率和振型。采用频率空间域方法识别了结构的阻尼特性 ,并得到满意的结果。所得试验模型已成功应用于 CFT大楼的有限元动态模型修正。所研发的试验建模技术可望在结构响应预报 ,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在时域内建立了直升机粘弹减摆器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原理,在线性滞弹性位移场(Anelastic displacement fields,ADFs)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组材料状态变量函数引入了粘弹性材料的非线性特性;文中以硅橡胶为研究对象,在粘弹减摆器实际工作中比较典型的幅值和频率范围内,进行了简谐实验,并通过两位移幅值(0.1cm,0.6cm)的应变/应力滞迟回线直接进行模型参数识别。最后,通过与线化复模量、不同幅值的应变/应力的滞迟回线等实验数据比较,证实了本文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直升机粘弹减摆器的性能和带减摆器的旋翼气弹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利用Hough变换的点线对偶性,将对图像序列中的特征直线的匹配转化为在参数空间中对特征点运动轨迹的参数估计,设计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运动目标进行初步跟踪,通过建立模板与图像的匹配相关系数判定搜索到的特征点的精确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跟踪结果。  相似文献   
55.
涡轮冷却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飞机空调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需要出发,首先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涡轮冷却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的结构形式,然后提出不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涡轮冷却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而用辨识实验的方法求得涡轮冷却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还推导了辨识的计算公式,论述了辨识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结果。最后提出了涡轮冷却器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并且以欧拉法为例论述了涡轮冷却器动态特性计算的具体公式和步骤。  相似文献   
56.
桥梁结构移动载荷识别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结构的移动载荷识别技术是桥梁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之一。本文在载荷匀速移动的基础上,将时域识别的方法推广运用到变速运动的载荷,运用广义正交变换技术研究了移动载荷识别的新方法,并推导出了在广义正交域下移动载荷识别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及在工程运用中的可行性。该模型适用于桥梁结构的移动动态载荷识别,为移动载荷识别技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基于BP网络的热工过程模型辨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在辨识火电厂热工过程模型中的应用,利用Visual C^ 语言构造BP神经网络,提出了把BP网络权值转换为传递函数的方法,针对火电厂常见的热工过程,不用人为加入特殊的激励信号,只利用现场生产中自然存在的扰动信号进行辨识试验,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飞机空凋系统温度调节的需要出发,首先以集中参数模型的形式,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热交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的结构形式。然后,为了使热交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热交换器,文中提出不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热交换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而用辨识实验的方法求得热交换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文木提出了热交换器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即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在其模型参数是状态参数函数的热交换器动态特性计算中的具体应用。并且以欧拉法为例,论述了热交换器动态特性计算的具体公式和步骤。  相似文献   
59.
将现代螺旋桨的改进升力线算法应用于空气涡轮性能计算,结合冲压空气涡轮结构特性对叶片模化作了局部改进,对一个冲压空气涡轮模型作了计算,与实验结果和改进升力线法的对比表明,局部改进后的叶片环量和诱导速度分布合理,计算精度和宽度有明显改善,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0.
针对8 m×5 m的柔性太阳翼在倒立状态下进行模态试验,设计数字摄像视觉测振系统,基于图像特征跟踪法实现了从相机标定、图像采集、信息提取到三维振动数据获取的过程,通过工况模态辨识方法获取了柔性太阳翼模态频率及振型等动力学参数。并考虑空气和重力影响建立太阳翼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基于基恩士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传统模态试验结果及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视觉测振工况模态试验方法的准确性,为柔性太阳翼在轨模态辨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