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70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By extrapolating to O/H = N/H = 0 the empirical correlations Y–O/H and Y–N/H defined by a relatively large sample of 45 Blue Compact Dwarfs (BCDs), we have obtained a primordial 4Helium mass fraction Y p=0.2443±0.0015 with dY/dZ=2.4±1.0. This result is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average Y p=0.2452±0.0015 determined in the two most metal-deficient BCDs known, I Zw 18 (Z /50) and SBS 0335–052 (Z /41), where the correction for He production is smallest. The quoted error (1) of 1% is statistical and does not include systematic effects. We examine various systematic effects including collisional excitation of hydrogen lines, ionization structure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effects, and underlying stellar Hei absorption, and conclude that combining all systematic effects, our Y p may be underestimated by 2–4%. Taken at face value, our Y p implies a baryon-to-photon number ratio =(4.7+1.0 –0.8)×10–10 and a baryon mass fraction b h 2 100=0.017±0.005 (2), consistent with the values obtained from deuterium and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measurements. Correcting Y p upward by 2–4% would make the agreement even better.  相似文献   
32.
三维湍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IMPLE算法和RNGk-ε湍流模型,通过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能量方程,对矩形管和方管湍流冲击射流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出在矩形管和方管射流的冲击面附近分别存在主流方向速度的两个和四个偏心峰值,偏心速度峰值的形成是当射流冲击壁面时,沿壁面射流方向的涡量扩散和旋涡拉伸作用而引起的;偏心速度峰值的形成与射流Re数和喷嘴-冲击板间距的大小密切相关,而偏心速度峰值的个数则取决于射流喷嘴的几何形状;冲击射流的传热特性受流场结构的控制,偏心速度峰值的存在导致了冲击壁面上局部Nu数偏心峰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3.
旋转条件下“冲击/出流”双层壁内部换热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磊  常海萍  潘金栋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0):1658-1662
以高效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冷却为研究背景,在旋转条件下对带气膜出流的双层壁内部冲击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在旋转与冲击方向相同和相反两种情况下进行,得到了冲击雷诺数Rej(5 000~10 000)、旋转数Ro(0~0.003 532)、无因次温比(Tw-Tf)/Tw(0.061~0.136)的变化对冲击靶面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双层壁"的实验结果与常规"冲击/气膜"冷却结构的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在不同的流动和旋转状态下,前者换热能力强于后者15%以上.   相似文献   
34.
小空间内冲击/气膜复合冷却换热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相似理论的原理, 试验研究了封闭小空间内冲击/气膜复合冷却内表面的换热特性.研究中通过改变冲击Re数(1000040000)、冲击距离H和冲击孔直径D之比H/D(0.172.0), 在2种冲击孔和气膜孔间距P和冲击孔直径D之比P/D(0, 1)条件下, 细致分析冲击Re数、H/D对复合冷却内表面局部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本文的试验工况中, 冲击靶板上的局部Nu数随着冲击Re的增加而不断变大, 而Nu数随着H/D的变化规律并非单调.当P/D=0, H/D=2时换热效果达到最佳;P/D=1时, 在X/D=±3范围内, 小冲击Re数条件下H/D=0.17和H/D=2的换热效果比较接近, 大冲击Re数条件下H/D=1和H/D=2的换热效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35.
推力矢量发动机燃气舵气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军 《航空学报》2006,27(6):1005-1008
采用六分力试验技术对某推力矢量发动机燃气舵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得燃气舵舵片上的力和绕舵片转轴的力矩等参数。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技术对相应的燃气舵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计算还给出了舵片所受力和力矩随舵片偏转角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对相关领域的工程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有错排射流冲击的短通道流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错排冲击孔作用下的受限通道的流场结构。并用五孔探针对通道的流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着重研究了不同雷诺数和不同通道高径比(通道高度与射流孔直径之比)对通道内流场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道的流场中存在着复杂的漩涡结构;在同一高度下,雷诺数的改变对通道流场的影响很小;通道高度的改变对通道流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7.
气-气喷注器混合场流动显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气-气喷注器气流流动混合过程,基于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实验系统,采用对两股气流分别示踪的方法,对三种典型结构的气一气喷注器混合场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结合轴截面和横截面的流场分布测量,得到了同轴离心式、同轴直流式、互击式气一气喷注器气流混合过程的主要作用因素和混合场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8.
射流送风是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电子设备冷却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简单可靠、系统质量轻、换热系数大等优点.文章对中国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2台大功耗电子设备射流送风冷却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射流风量、送风孔数、表面状态对设备平衡温度的影响.利用不超过0.4m3/min的风量,可将热流密度为315.8W/m2的设备温度控制在5...  相似文献   
39.
中心锥冷却对喷管腔体红外辐射的抑制作用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是发动机3~5μm上的重要红外辐射之一,对高温部件之一的中心锥的红外抑制技术进行了数值研究.在中心锥前端布置气膜缝槽,缝槽几何参数经过优化设计,将部分外涵低温气流经过支板引入中心锥,对支板和锥体壁面形成冲击冷却,在锥体前端形成气膜覆盖,使得支板与中心锥壁面得到了有效冷却,两者平均温度分别降低21.1%和46.2%,冷却气量约为外涵流量的1.6%.喷管腔体3~5μm波段上红外辐射得到有效抑制,喷管正后方红外辐射相比原型喷管降低30%,0°~45°范围内红外辐射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0.
Trajectories of spacecraft with electro-jet low-thrust engines are studied for missions planning to deliver samples of matter from small bodies of the Solar System: asteroids Vesta and Fortuna, and Martian moon Phobos. Flight trajectories are analyzed for the mission to Phobos, the limits of optimization of payload spacecraft mass delivered to it are determined, and an estimate is given to losses in the payload mass when a low-thrust engine with constant outflow velocity is used. The model of an engine with ideally regulated low thrust is demonstrated to be convenient for calculations and analysis of flight trajectories of a low-thrust spacecra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