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48篇
航天技术   72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两层堆叠3D-IC层间液体冷却流动及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电路层的垂直堆叠,三维集成电路(3D-IC)的功耗密度成倍增加。具有良好散热能力的层间液体冷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雷诺数在150~900范围内面积为1cm2,针肋直径为100μm,通道高为200μm,通道间距为200μm的带有层间顺排微针肋两层芯片堆叠3D-IC内流体流动与换热特性。结果表明:与相应尺寸的矩形通道结构相比,带有层间顺排微针肋液体冷却3D-IC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在雷诺数为770时,芯片的功率高达250W,其体积热源相当于8.3kW/cm3;较矩形结构通道,顺排微针肋结构的热源平均温度和热源最大温差只有46.34,13.96K,分别减小了13.26,21.34K。   相似文献   
272.
轴向入射激波反射聚焦的实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鑫  王川  张锋  谭胜  张强  荣康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9):2063-2069
为研究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凹腔入口宽度对第2级凹腔中激波聚焦过程的影响,设计轴向入射激波聚焦的实验系统,对不同入口宽度下激波反射聚焦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采用纹影系统拍摄凹腔中的流场结构,并测量了凹腔顶点处的动态压力。采用保持强稳定性(SSP)的Runge Kutta格式、weighed essential non oscillation(WENO)格式和块结构网格自适应加密(SAMR)算法对激波反射、衍射和聚焦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通过分析比较相同马赫数激波通过不同宽度凹腔的反射聚焦过程,发现较小宽度凹腔入口下激波反射和聚焦较强,顶点的压力峰值较高,激波聚焦诱导的射流较强。   相似文献   
273.
新型凹入式螺旋结构增爆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简称PDREs)系统为实验平台,以液态航空煤油作为燃料,以压缩氧气作为氧化剂,以压缩氮气作为隔离气,分别对安装三种不同截面形式(半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凹入式螺旋结构增爆器以及作为基准的Shchelkin螺旋结构增爆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截面的凹入式增爆器均能有效强化爆燃向爆震转变(DDT)过程,在长径比为12.17的增爆器中均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爆震波,实现了成功起爆。在流阻损失方面,半圆形凹入式螺旋结构表现出了最好的性能,其推力比Shchelkin螺旋的基准推力高出12个百分点。在多次实验过程中发现,凹入式螺旋结构比Shchelkin螺旋结构更不易烧蚀,工作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274.
为深入研究带肋推力室强化传热的机理,对带肋液氧/甲烷推力室的燃烧与再生冷却进行了流动与传热耦合分析,并针对不同肋高和肋数目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等效平均热流密度的概念可以准确描述带肋推力室中的实际传热过程;平均热流密度总是随着肋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当肋高恒定时,由于总换热面积增大,等效平均热流密度会随着肋数目的增加而增大;而当总表面积恒定时,等效平均热流密度会随肋数目的增加而减小。此外,盲目地增大总换热面积并不一定能改善传热强化,甚至会在某些情况下恶化传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其他肋参数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75.
李同顺  奚勇  印剑飞 《上海航天》2021,38(3):163-170
针对未来红外制导导弹对空作战面临的对象日趋多样、目标隐身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对抗技术广泛使用、战场环境更加复杂等重大挑战,分析了对空红外制导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全面梳理了现代战争对下一代对空红外制导技术的军事需求,提出了对空红外制导的关键技术,包括弱小目标探测、自主目标识别、双多波段红外探测和多模复合制导等,并对相应关键技术的内涵、发展趋势、技术途径及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为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76.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12):117-129
The Dual Synthetic Jet Actuator (DSJA) is used to develop a new type of lift enhancement device based on circulation control, and to control the flow over the two-dimensional (2D) NACA0015 airfoil. The lift enhancement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DSJA and a rounded trailing edge (Coanda surface). The two outlets of the DSJA eject two jets (Jet 1 and Jet 2). Jet 1 ejects from the upper trailing edge, which increases the circulation of airfoil with the help of the Coanda surface. Jet 2 ejects from the lower trailing edge, which acts as a virtual flap. The Reynolds number based on the airfoil chord length and free flow velocity is 250000.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ircul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Dual Synthetic Jet (DSJ)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lift enhancement, whose control eff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momentum coefficient and reduced frequenc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duced frequency,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lift enhancement is slightly reduced. As the momentum coefficient increases, the control effect becomes better.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is greater than 4°, the increments of lift coefficients under the control of DSJ are larger than thos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teady blowing at a same momentum coefficient. The maximum lift augmenta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47 when the momentum coefficient is 0.02, 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value in the case with steady blowing jet circula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277.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及微惯性器件的发展,大量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型无人飞行器、地面无人系统以及精确制导弹药等领域.针对各类应用需求,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GNSS接收模块、全捷联红外/可见光/激光多模智能导引头、信息处理器(DSP)与数据链通信模块,采用SiP技术研制出GNC芯片.基于GNC芯片构建一体化微小型GNC系统,突破了基于SiP一体化微小型GNC系统集成、全捷联红外/可见光/激光多模智能感知、嵌入式深组合导航、全捷联多模智能导引头/导航/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微小型GNC系统技术为低成本小型无人系统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