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6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1174篇
航空   4913篇
航天技术   1294篇
综合类   891篇
航天   156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41.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10):254-264
Skin defect insp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asks in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of aircraft insp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vision-based method of pixel-level defect dete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Mask Scoring R-CNN. First, an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a feature fusion module a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Second, a new classifier head—consisting of four convolutional layers and a fully connected layer—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around the area of the defect. Third,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method, a dataset of aircraft skin defects was constructed, containing 276 images with a resolution of 960 × 720 pixel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lassifier head improves the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 accuracy, for aircraft skin defect inspection,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feature fusion module. Compared with the Mask R-CNN and Mask Scoring R-CNN, the proposed method increased the segmentation precision by approximately 21% and 19.59%,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erforms favorably against the other two methods of pixel-level aircraft skin defect detection.  相似文献   
942.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测量需求以及暂冲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台架试验中的应用难点,开发了适用于瞬态燃烧场温度测量的单脉冲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反射(CARS)系统及CARS光谱计算和温度反演软件CARSCF。采用USED相位匹配方式来降低湍流影响,结合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来实现CARS光谱降噪处理,提高信噪比。在暂冲式脉冲燃烧风洞上开展了来流马赫数2.6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试验,获取了超声速来流(冷态)建立、H2点火加热空气、建立超声速燃烧流场直至试验结束过程中的燃烧室出口温度,以及煤油/空气燃烧时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结果显示,超声速冷流时温度处于低温(约205K)状态,随着H2点火加热来流空气,来流温度上升至853K;随着煤油/Air点火,温度急剧上升,稳定燃烧状态下燃烧流场温度为1970K±144K。燃烧室出口截面温度场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高温区位于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侧区域,而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中间区域的温度低于上下两侧。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CARS测量结果与火焰自发光成像结果一致,表明单脉冲CARS技术用于瞬态燃烧流场温度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3.
韩新培  翁春生  郑权  续晗  肖强  冯文康 《推进技术》2022,43(10):280-290
为探究中心锥对旋转爆轰发动机(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简称RDE)内外流场结构与推进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90°、60°、45°、30°、20°、14°锥角与无中心锥7种构型,对燃烧室内径为78mm、外径为88mm、长度为100mm的RDE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推导了适用于带中心锥RDE的推力公式,获得了各构型下详尽的流场参数。结果表明:在本文构型下中心锥对内流场影响很小,各构型的内流场参数与结构基本一致;中心锥对外流场的爆轰产物有轴向加速与径向吸附作用,能够调控尾部区域的流场特性;中心锥对由压差项产生的推力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最佳推力性能出现在20°中心锥构型中,RDE总推力增益达22.8%。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心锥对RDE推力影响的作用机理,阐明了锥角对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带锥形构型的尾喷管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4.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用ICT机械扫描系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兴根  陈宇杰 《推进技术》1999,20(6):106-108
以成熟的组合精密镗床为本体, 研制了固体发动机专用ICT机械扫描系统。采用450 kV X射线源, 设计了准直器系统、探测器系统、机械扫描系统(传动控制系统、夹具及同步台), 实测证明扫描系统符合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45.
战斗机敏捷性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胡朝江 《飞行力学》1999,17(2):7-12
阐述了设计敏捷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传统大迎角限制器,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在基础上,介绍了国外关于敏捷性管理 研究情况,包括敏捷性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模式,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敏捷性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并可减轻驾驶员的负担。  相似文献   
946.
超精密加工的动向和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叙述了在超精密加工技术向毫微米精度发展之际,必须探索突破的新途径,要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综合利用各种有关技术的进步,强调创新。  相似文献   
947.
普通高校科学研究特点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提出并归纳了普通高校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然后对普通高校科学研究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若干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48.
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力建模与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识理论,以600 三角翼纵向俯仰运动为例,在频率域内建立了基于Fourier变换法的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及非线性代数模型,在时间域内建立了基于Fourier反变换法及数据库法的阶跃函数模型。用大振幅非定常实验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辨识。本文主要对Fourier变换模型初值的选取进行讨论,并对所建立的几种数学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Fourier变换法的数学模型,有明确的表达式,拟合结果较好;非线性代数模型表达式简单,便于应用,但对于不同实验模型,表达式不同;基于Fourier 反变换法的阶跃函数模型,表达式复杂,而且当时间趋于零时,计算误差较大;基于数据库法的阶跃函数模型没有明确表达式,但其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对其他模型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949.
结构光三维视觉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结构光三维视觉原理,在广义坐标系中采用投影和透视变换理论建立了结构光三维视觉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标定方法,并建立了结构光三维视觉系统,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0.
陆昌根 《航空学报》1999,20(2):152-154
提出了近壁湍流对称单个相干结构的理论模型,采用紧致有限差分和Fourier谱展开相结合的数值方法研究它的演化问题,得到雷诺应力分布及高剪切层的形成过程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