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3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375篇
航空   1501篇
航天技术   586篇
综合类   315篇
航天   3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多重光散射法对水蒸气在激波管中的自发成核凝结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膨胀率对成核率和凝结过程的影响。根据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结果,所得结论是:膨胀率增大。会造成过饱和度、成核率、凝结质量份额和液滴生长率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82.
在飞机维修中可能会因为施工不当,在增压机身蒙皮上留下一些划痕线,这个问题正在引起飞机制造商和维修公司的重视。根据蒙皮划痕线的性质和受力特点,采用ANSYS软件计算了划痕缺口的最大应力,并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了循环载荷下构件的疲劳寿命,系统分析了不同程度的划痕线对机身增压蒙皮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转轴位置对机翼、机身和三个组合体上翼面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对于机翼和机身,当转轴位置后移时其动态迟滞效应更为强烈。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前,上仰时会出现更为的动态迟滞效应。因此鸭翼达到失速状态较晚。而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后时,如尾翼,将会更早地出现动失速,转轴位置对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俯仰运动时的动态洗流影响所导致的实际有效迎角的变化。由此影响了动态分离涡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84.
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某型高负荷跨声速压气机在工作点的非定常流场,对级内动静叶的气动干扰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气动力和力矩的变化对动静叶干扰下的叶片非定常气动负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尾迹和势流干扰下叶片气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结合频谱分析进一步认识了气动负荷各周期分量,研究结果有助于对高负荷压气机内动静叶非定常气动干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吴力阳  张唯 《推进技术》1992,13(5):1-10
根据有关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后端到喷管间的空间特征,对三维突扩后突缩内部流场计算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计算中成功地应用了SIMPLE算法解决复杂的三维流场计算问题,并在初场构成、源项离散及松弛系数的选取等方面都进行了调试改进。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划分网格、对方程及边界条件离散化和非线性处理,以及线性方程组求解等,计算得到了符合物理规律的数值解,指出了空间涡及二次涡的存在。  相似文献   
86.
胡梦觉  刘敬华 《推进技术》1989,10(5):13-18,72
本文对四侧30°进气并带有进气管道和尾喷口的突扩燃烧室冷态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这种复杂非规则边界的计算区域,首次采用分段算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分段算法可以提高网络利用率,缩短机时,消除虚假扩散,提高计算准确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87.
本文利用Van Moorhen提出的平均处理法,从理论上分析了一维流管通道随时间变化和燃烧边界运动对燃烧室线性声稳定性的作用。得出结论是,空腔的瞬态扩大和边界运动平衡掉了一部分声能。  相似文献   
88.
大攻角非对称流动的非定常弱扰动控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顾蕴松  明晓 《航空学报》2003,24(2):102-106
 研制了一种新的大攻角细长旋成体非对称涡的主动控制技术, 即在细长旋成体头部施加非定常弱扰动来控制头部非对称背涡。应用七孔探针测量的空间截面流场揭示了非定常控制下非对称涡变成对称涡的流态特征。测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完全消除背涡的非对称性及其产生的侧向力, 并且有效控制攻角范围从30b直到80b。  相似文献   
89.
冲压增程弹丸进气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雄  鞠玉涛 《推进技术》2005,26(3):265-269
采用块结构网格与二阶精度流场分区求解技术,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增程弹丸超声速进气道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对应于不同来流马赫数和攻角情况下,临界工况时,超声速进气道内外粘性流场复杂的波系结构,详细分析了来流马赫数和攻角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大,总压恢复系数显著降低,流量系数增大,同时随着来流攻角的增大,总压恢复系数及流量系数逐渐降低,而流场畸变指数则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0.
某核心机出口整流支板设计和流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TASCflow对某核心机出口整流支板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对全三维计算结果的分析,优化了支板叶型和流道,完成了支板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FX-TASCflow是一个先进、有效的叶轮机设计、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