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604篇
航空   1945篇
航天技术   377篇
综合类   301篇
航天   6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三角翼低速动态大攻角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对后掠角分别为X=60°、70°和80°尖前缘平板三角翼模型和一个前缘后掠角为(76° 40°)的双三角翼模型在低速风洞中作大攻角俯仰摩波运动,振幅am=30°、60°和90°,缩减频率K=0.01~0.12,基于根弦长雷诺数Re=2.76×10^5~8.23×10^5。进行了六分量动态气动载荷测量,动态流动显示和70°三角翼上翼面非定常压力测量,并分别与对应的静态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运动参数包括缩减频率、振幅和Re数、后掠角对气流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动力系统的进排气效应是影响翼身融合布局飞机俯仰力矩特性和全机纵向配平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动力对全机俯仰力矩的影响,基于飞行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种动力影响计算方法。以某翼身融合布局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洞试验数据,分析了模型飞行试验中爬升段、平飞段和下降段动力对全机俯仰力矩系数的影响,同时计算了迎角测量误差对俯仰力矩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动力使该翼身融合布局缩比模型低头力矩增加,会对全机纵向配平产生不利影响;迎角测量精度对俯仰力矩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3.
机翼结构拓扑优化的一种新渐进结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飞机设计》2007,27(4):17-20
基本ESO方法存在着删除准则单一,应用范围局限于简单结构的缺点,本文分析了其用于类似飞机机翼这种复杂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地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删除准则,构成了一种新的渐进结构优化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复杂机翼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拓展了基本渐进结构优化方法的功能,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内装式机载发射运载火箭分离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一种内装式投放发射方案,建立了机载发射运载火箭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本发射方案尢需对运载火箭进行改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火箭在点火时有较好的姿态,适用于发射现有的中、小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85.
细观力学有限元法预测复合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能量等效原理提出了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定义,并指出了该定义的基础及前提条件。为从理论上计算复合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建立了通过细观力学有限元法计算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方法。复合材料宏观弹性模量,是通过对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代表性体积元的力学响应的计算来得到,在该计算方法中,给出了施加简便的边界载荷以及恰当的边界变形约束条件的方法。数值计算结果与部分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复合材料的宏观有效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86.
空调车出口风温的自动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调车的出口风温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参数。本文建立了空调车的出口风温自动化系统的模型。简述了热惯性较大的温度传感器模型在线辨识和动态补偿方法。根据实际工况,文章对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抽象并简化为典型非线性控制系统。针对系统中使用的电机实际情况,文章又对系统最简模型的相轨迹运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相轨迹图。  相似文献   
87.
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新形势下飞行力学专业所面临的任务,强调了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了现阶段飞行力学,飞行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飞行力学专业近期急需研究的课题;最后,论述了《飞行力学》杂志在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和当前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讨大展弦比直机翼的结构布局形式,借鉴自然界中的鱼骨和鸟羽毛以及树叶的叶脉形式,利用有限元分析与满应力优化作为设计手段,对三种不同的结构布局形式(A构型、B构型和常规构型)开展基于强度、刚度以及重量条件限制下的有关响应的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度的等重量条件限制下,"A构型"弯曲刚度最大,扭转刚度居中;"B构型"弯曲刚度居中,扭转刚度最小;"常规构型"弯曲刚度最小,扭转刚度最大.分析得出机翼的翼肋布置应该"适当的"倾斜.最后给出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转轴位置对机翼、机身和三个组合体上翼面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对于机翼和机身,当转轴位置后移时其动态迟滞效应更为强烈。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前,上仰时会出现更为的动态迟滞效应。因此鸭翼达到失速状态较晚。而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后时,如尾翼,将会更早地出现动失速,转轴位置对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俯仰运动时的动态洗流影响所导致的实际有效迎角的变化。由此影响了动态分离涡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0.
研究水平起降二级入轨航天运载器分离飞行状态(飞行高度、轨迹倾角、马赫数)对轨道器在分离点处的质量(包括结构质量、燃料质量等)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针对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轨道器,建立了上升段运动方程。采用静态可变误差多面体算法加上动态共轭梯度法数值优化了轨道器上升段轨迹,优化的性能指标是分离点处轨道器的总质量最小,初始条件受到载机上升段走廊的约束,终端约束是某指定的目标轨道。对分离状态与轨道器总体方案(升阻比、推力、比冲等)对轨道器总质量的影响作了大量数值仿真。针对某飞行器模型,得到了一组最优分离飞行状态。拟合出估算分离状态对轨道器总体方案的影响计算公式。得到了合理选择分离飞行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