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7篇 |
免费 | 444篇 |
国内免费 | 19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05篇 |
航天技术 | 206篇 |
综合类 | 139篇 |
航天 | 3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12):144-155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such as large wing deformations, poor performance encountering gusts, limits in taking off and landing, inconvenience of transportation of High-Altitude Long-Endurance (HA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a new conceptual aircraft called wingtip-docked Multi-Body Aircraft (MBA) has attracted lots of attentions. Aiming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concept, two UAV models were designed, manufactured and connected by a wingtip-docking mechanism, which only allows the relative roll motion between the two aircraft. The trim solution of the two connected aircraft is firstly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developed nonlinear flight dynamic equations, followed by the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the linearized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nected aircraft is inherently unstable and cannot fly without a reasonable flight control system. A set of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 laws was th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two experimental aircraft. The success of the flight tests show that the flight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unstable motion and the wingtip-docked MBA is controllable and feasible. 相似文献
102.
旋转机构是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精确模拟旋转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支撑旋转轴系的双列球轴承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提出了使用Bushing单元来建立同时具有径向移动刚度、轴向移动刚度和径向角刚度的三向刚度轴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计算了三向刚度数值,并利用轴承手册上的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弹性轴承支撑的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旋转机构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了轴承有无角刚度两种状态下的固有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旋转机构来说,轴承模型角刚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较大,角刚度已知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3.
对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S波自旋单态和自旋三重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D介子对。利用BaBar实验组测量得到的自旋三重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D介子分支比的数据,发现自旋三重态底夸克偶素的色八重态矩阵元远小于理论预言,理论预言要比实验上限大20倍以上;得到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的分支比的理论预言,可以进行实验测量从而研究色八重态矩阵元;得到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D介子对的分支比的理论预言,与其他理论预言差异较大。这些预言可以通过BelleⅡ的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更多强子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4.
飞行控制系统是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关键系统,为了满足安全可靠性指标要求,一般采用多余度设计。保证多余度系统协调工作是余度系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有2种余度计算机机制,即同步计算机机制和异步计算机机制。文中分析了同步计算机机制和异步计算机机制下的基本架构、工作原理和故障监控等策略,对比了2种机制的优点和缺点,为飞控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一种基于工程软件草图的民机典型货舱门打开驱动机构方案设计方法,包括机构原理草图的创建、四杆机构及虚拟铰链机构载荷快速分析计算,机构全行程载荷提取,以及基于受力分析结果的机构方案优化等内容。本设计方法可以实现概念设计阶段机构方案的快速优化,为民用飞机舱门打开驱动机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对损伤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是进行无损检测的重要基础,而对于旋转梁结构的裂纹损伤动力特性研究,却鲜有文献涉及。以变截面旋转裂纹梁为研究对象,对其横向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求解变截面旋转裂纹梁横向振动特性的新方法。首先利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效应,建立含裂纹梁局部柔度模型,然后采用Frobenius方法求解振动方程,得到方程的级数解析解,并研究裂纹位置和深度对振动频率的影响,分析不同损伤程度、不同转速工况下梁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转速和损伤程度的变化并非独立影响梁的固有频率,两者间具有耦合作用机理,对于变截面梁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107.
如何提高飞机舱门锁机构关闭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降低舱门故障率是亟待解决的 问题。选取某型飞机舱门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 LMS建立飞机舱门锁机构仿真模型,研究锁机构关闭过程 中最大液压力失效和关锁时间失效模式的影响因素,考虑两种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基于重要抽样法和 B-P 神经网络方法,计算飞机舱门锁机构多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将这两种方法仿真计算结果与传统蒙特卡罗方法 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上两种计算飞机舱门锁机构可靠性的方法是合理的,其误差范围均在3%以 内,且两种方法的计算效率相较于传统方法均有所提高;其中,B-P神经网络方法比重要抽样法计算精度和效 率更高,更适用于研究飞机舱门锁机构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8.
The spinning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erospace thin-walled axisymmetric component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formability. Damage and fracture, as the important defects that often occur and must be avoided in the forming and service stages of component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the fracture behavior and laws of spinning components such as conical parts, tubular parts, and components with inner ribs are summarized, the typical coupled and uncoupled ductile fracture models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pinning a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n the modified ductile fracture model in analyzing damage and fracture mechanisms of spinning 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ele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ppropriate ductile fracture models in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or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fracture moment, location, form, damage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law, and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spinning techniques for high-performance thin-walled complex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09.
110.
下垂前缘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增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气动噪声,减小机构的运动空间,已被应用于A380和A350XW。为了实现下垂前缘按照给定要求定轴转动,需要设计一种机构型式,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四连杆形式的铰链式下垂前缘机构的设计方法。根据设计输入要求建立下垂前缘机构的线架模型,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得到机构运动过程中角度变化参数和该机构运动过程中的驱动力矩和铰链点载荷。结果表明:随着驱动臂匀速转动,铰链式下垂前缘能够平稳下偏26°;两个驱动平面的最大驱动力矩的比值接近3∶2,且侧撑杆的设置使驱动处的横向受载得到了改善,该机构型式设计合理,为现代民用飞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