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50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简要介绍日本技术试验卫星-Ⅷ的概况,分析了技术试验卫星-Ⅷ的系统设计特点和在轨初始运行情况及故障,并简述了该卫星今后的运行计划。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呈现多元化,高校财务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从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入手,探讨了高校财务预警的总体思路,并根据高校财务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建立了高校财务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4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软件可靠性早期预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可靠性早期预计方法.通过分析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导致软件缺陷产生的因素.同时,深入讨论了软件可靠性早期预计的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了软件可靠性早期预计的模型,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步骤.   相似文献   
44.
孙宇锋  王昱 《航空学报》2006,27(5):893-896
研究建立实战条件下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参数指标论证过程中简化分析和减少对仿真技术的使用具有实用意义。通过研究和分析实战条件下的预警飞机使用状况,利用概率方法建立了其作战条件下的任务效能数学模型,为利用解析法进行预警飞机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指标论证提供了可行手段和重要模型,为定量评价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因素对预警飞机作战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针对预警卫星系统在对中段弹道导弹目标进行多任务预警时效能评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效能评估方法,拓展了预警卫星系统效能评估的应用范围。根据预警卫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从预警任务、传感器使用、数据融合等角度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各指标的定量计算模型。对各指标使用的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化,利用模糊变换理论建立了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模型,介绍了其具体实现过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预警卫星系统效能指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6.
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机匣碰摩振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全三维模型的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机匣碰摩动力学特性的数值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三维风扇叶片-机匣实体有限元模型,考虑叶片离心刚度的影响,机匣由贝塞尔曲面拟合,风扇叶片采用3种不同铺层形式。基于该模型,在机匣二节径变形的情况下,计算了不同铺层叶片在不同转速下与机匣碰摩后的动力学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铺层形式对叶片中、低转速下的碰摩振动形式影响较大,带有90°铺层的叶片的最高振幅及不稳定振动所在区域的转速相对较低,改变铺层形式可以对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机匣的碰摩动力学特性加以控制。当转速靠近由3倍频与叶片1阶模态造成的共振点附近,或由6倍频与叶片2阶模态造成的共振转速附近时,叶片与机匣的碰摩会导致非稳定振动的产生。该方法与结果对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碰摩动力学特性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将小波相邻系数降噪与时频小波切片变换(FSWT)相结合用于滚动轴承的早期微弱故障时频特征提取,通过对滚动轴承加速疲劳试验早期微弱故障振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波相邻系数可以有效降低淹没滚动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特征的背景噪声;时频小波切片变换方法能有效提取出经小波相邻系数降噪后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即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的特征频率及其谐频成分,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此外,通过与谱峭度时频分析结果的对比,证明所述方法更能准确扑捉到滚动轴承发生早期微弱故障时的时频特性,突出了所述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8.
对流天气是空域通行能力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建立对流天气条件下空域通行能力短缺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效率。从对流天气影响信息解释转换、容量评估与预警及空域响应预案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趋势是:对流天气逐渐通过各种解释转换模型被量化为对空域和航路的影响;对流天气下空域通行能力主要受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限制,只有准确评估对流天气下的工作负荷,才能做出正确的通行能力短缺预警;对流天气响应方案,逐渐由地面等待、增加同航迹间隔、返航、备降等高耗能的流量控制措施,转向以灵活使用空域预案确保改航方案的实施方向发展。课题的应用前景是可以化解对流天气下交通需求与空域通行能力不平衡的矛盾,提高预警准确度,减少响应前置时间,提高流量管理与容量管理协同运行的效率,减轻对流天气造成的航班延误,减少航空器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New Neural Network Response Surface Methods for Reliability 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is article presents two new kinds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s (RSMs): the ANN RSM based on early stopping technique (ANNRSM-1), and the ANN RSM based on regularization theory (ANNRSM-2). The following improvements are made to the conventional ANN RSM (ANNRSM-0): 1) by monitoring the validation error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ANNRSM-1 determines the early stopping point and the training stopping point, and the weight vector at the early stopping point,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ANN model with the optimal generalization, is finally returned as the training result; 2) according to the regularization theory, ANNRSM-2 modifies the conventional training performance function by adding to it the sum of squares of the network weights, so the network weights are forced to have smaller values while the training error decreases. Tes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ANN RSM becomes much better due to the above-mentioned improvements: first, ANNRSM-1 and ANNRSM-2 approximate to the limit state function (LSF) more accurately than ANNRSM-0; second, the estimated failure probabilities given by ANNRSM-1 and ANNRSM-2 have smaller errors than that obtained by ANNRSM-0; third, compared with ANNRSM-0, ANNRSM-1 and ANNRSM-2 require much fewer data samples to achieve stable failure probability results.  相似文献   
50.
国外固定翼预警机空域巡逻航线的预警空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探讨空域巡逻航线适用的战场环境,介绍了空域巡逻航线可以提供的预警空域,基于SEA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弱效区预警效能问题,并以算例分析了影响预警空域的因素,从而为固定翼预警机的战术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