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267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航天飞行器舱体截面大尺寸弧长在线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民  浦昭邦  晏磊  周立民 《宇航学报》2001,22(1):21-23,36
本文基于CCD图像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不规则轮廓大尺寸弧长非接触图像测量系统,解决了航天飞行器舱体加工中的大尺寸测量的难题。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及原理。并在现场进行了比对实验。最后对系统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0.5mm/8m。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带启动费用与维持费用的多产品动态批量问题模型,讨论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及其特征,提出有效地解决上问题的分枝定界法。  相似文献   
103.
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受力及形变,从理论上提出了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观测了液滴在由两个同心圆筒形成的旋转剪切流场中的变形情况,并对建立的三维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测量结果表明:实验观测值和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未加乳化剂时,在z方向上,随着液滴拉伸率的增加,液滴的变形收缩系数也随之增加;与未加乳化剂时相比,加入乳化剂时液滴的变形收缩系数偏离理论值更大;对于有表面活性剂的自由液滴来说,液滴破裂所需要的临界剪切率比没有表面活性剂时要低.  相似文献   
104.
三维编织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比较和分析研究 ,客观地评价了三维编织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纤维表面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和纤维束细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振荡环境下推进剂液滴亚临界蒸发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推进剂液滴在惰性气体中的蒸发过程建立了非定常物理模型,并应用全隐差分格式离散模型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液滴蒸发过程对环境气体压力振荡的响应特性,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过冷水滴撞击结冰表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为了计算过冷水滴撞击结冰表面,本文应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两方程紊流模型计算结冰表面外的空气流场。用欧拉法建立了空气中过冷水滴的运动方程,并采用有限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方程中的对流—扩散项采用MUSCL格式进行了离散。计算结果表明过冷水滴的大小和机翼攻角的变化对结冰区的大小和水收集系数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7.
基于通用充分性准则的测试性试验方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石君友  康锐 《航空学报》2005,26(6):691-695
建立了故障模式与被测单元(UUT)特性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关系模型建立了样本集的通用充分性准则。在通用充分性准则的基础上,研究了确定试验方案的新方法,包括确定样本量和建立样本集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合格判断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更适用于现有的指标要求情况和多参数综合试验的需求,而且建立的样本集可以覆盖UUT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08.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7):1903-1918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high-temperature evap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omponent liquid fuel, three kinds of blended fuel: n-heptane/n-decane/RP-3 aviation kerosene-ethanol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with and without forced convection. Further, based on zero-diffusion and infinite diffusion concept, this study expanded Thick Exchange Layer evaporation model with Natural Convection effect (NC-TEL) to multicomponent liquid fue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oplet evaporation rat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Higher temperature leads to mo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ratio and the evaporation rate. The effect of forced convection is not obvious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 in this paper. Then, the evaporation models we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In general, the new NC-TEL model behaves better than the Ranz-Marshall (R-M) model, 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at high temperature is improved by 8% to 35%. In low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he prediction of zero-diffusion NC-TEL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infinite diffusion NC-TEL model. In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s, for n-heptane-ethanol droplet, the predictions of NC-TEL model are accurate, but for n-decane/RP-3 aviation kerosene-ethanol, the predictions are lower than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may be caused by the micro-explosion phenomenon and the Marangoni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数理统计的假设检验理论对航空武器质量检验样本容量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施行特征函数的航空武器质量检验样本容量确定算法.算法利用航空武器质量检验施行特征函数的特点,通过控制在原假设实际上不真时,错误接受原假设的概率,对航空武器质量检验样本容量进行确定.与一般产品检验只能控制错误拒绝原假设的概率相比,算法不仅能够控制错误拒绝原假设的概率,而且能够控制错误接受原假设的概率,从而客观反映武器质量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10.
 为保证大部件对接位姿测量精度,提高对接测量效率,实现大部件最优位姿装配,提出了基于iGPS测量系统的大部件对接位姿测量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iGPS系统测量模型和不确定度模型建立对接测量网络,并对其网络测量精度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了对接测量网络iGPS多发射器的布站方式;其次,基于对大部件位姿参数求解模型及不确定度模型的仿真分析,优化设计了调姿基准点的布设方式;最后,对某机型大部件对接进行了位姿测量方式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位姿测量优化设计后,大部件对接测量x、y、z的位置调整不确定度均小于0.16 mm,姿态滚转角、俯仰角和偏航角的角度调整不确定度均小于3.1",相较于未经布站优化设计的测量方式,精度至少提高了20%。由此证明该测量优化设计方案能够高效、高精度地对移动大部件进行实时位姿测量,在有效提高大部件对接位姿测量效率及精度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