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36篇
航天技术   78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5):499-507
Aluminum alloy 5083 (AA5083) processed by large-scale 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ECAP) is an excellent engineering material with great prospect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underly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with easily determined material constants is critical for the predictive design and informed processing of such structural materials. To develop such a design framework, uniaxial dynamic compressive tests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s (293–573 K) were carried out for an ECAP-processed AA5083 alloy. Additionally, the micro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dynamic load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TEM.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new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thermal activation theory,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plastic flow behavior of the AA5083 alloy that incorporates the effects of plastic strain,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The input parameters of the new model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method. The model predictions show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predictive constitutive model is highly effective in reproducing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 large-scale ECAP-processed AA5083.  相似文献   
102.
高旋转数下带肋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匹配真实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工作条件,将实验回转通道气体压力提高到500kPa以上,使雷诺数和旋转数范围分别扩展到10000~70000和0~2.08.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高旋转数下带45°倾角斜肋的方形截面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回转通道的第1通道前缘面传热系数随旋转数的增大先减小,在达到临界旋转数后换热随旋转数增大而增强;低旋转数下,回转通道的第2通道前后缘面换热差异较小,随着旋转数的增大,前缘面换热始终强于后缘面,这种换热特性与光滑通道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3.
在深空通信中,由于信号传输距离遥远,功率受限的下行链路信号衰减巨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分析地球大气层和外层自由空间的传输特性差异,提出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中继站的下行链路的构想,根据每一段链路特性的不同选择载波频率。仿真结果表明,中继链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信噪比、增大信道容量、降低误码率,提高了深空通信下行链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Rician衰落信道下Turbo码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研究了Rician信道下Turbo码的性能,并详细推导Turbo码在Rician信道下的误码率上界的表达 式,最后对Rician信道的主要参数对译码性能的影响作了仿真。  相似文献   
105.
王曙光  张伟 《上海航天》2007,24(3):20-25
为实现偏置动量卫星滚动-偏航耦合通道外干扰力矩的前馈补偿,根据两通道的姿态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包括常值与周期干扰的外干扰力矩对滚动-偏航姿态的影响。由此导出飞轮前馈补偿项的数学表达式,并论证了引入外力矩对飞轮角动量进行卸载的必要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削弱外干扰力矩对星体姿态尤其是偏航姿态的影响,大幅提高星体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06.
简述Ka波段微波通道的设计要点,以Agilent ADS软件为平台建立仿真模型,选用S参数和谐波平衡仿真工具对接收和发射信道进行设计仿真,得到了满足信道要求的仿真指标,其中接收信道变频增益10dB,噪声系数11.5dB,发射信道输出功率28dBm,变频增益23.7dB,实现了微波通道方案的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107.
周有喜  肖嵩  吴成柯 《宇航学报》2007,28(1):108-112,122
根据无线信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统计模型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的多媒体鲁棒传输系统。首先进行场景统计模型和特性分析,采用MPEG-4分级编码将所有的层划分成几类,接着由码流对网络拥塞和重建视频质量的影响将其分成两个传输优先级队列。在传输过程中,依据信道误码率和网络丢包率进行自适应的信源不同保护等级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策略。试验数据表明,本方案与以前文献中提出的IPB等方案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重建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108.
在介绍AOS建议的基础上,分析航天测距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和现行测距伪码传输方式的优缺点。提出AOS建议下伪码传输的一种新方案,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并设计实现框图。同时对使用该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质量指标与系统通道带宽的关系,对通道带宽进行优化设计。以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为例模拟SAR系统通道特性,利用驻定相位原理推导了滤波器引入的相位误差的表达式。引入通道带宽系数的概念,对相位误差进行勒让德正交展开,得到相位误差均方差与带宽系数和时间带宽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进而确定带宽系数与图像质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SAR系统通道带宽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带宽系数的下限,为SAR系统工程带宽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FY-2C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及其在轨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桂林  栾炳辉 《上海航天》2005,22(Z1):21-27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的性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为适应将3通道改为5通道而完成的5通道焦平面、光学系统、结构、电子学、红外探测器、辐射致冷器、光学薄膜和第二扫描结构等主要设计改进.卫星的在轨测试和运行结果表明,C星扫描辐射计在第一代自旋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了包括中波红外的5通道同时对地观测,图像质量总体优于同类GMS5,METEOSAT-5静止气象卫星,与目前应用的GOES9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