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139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环氧/氰酸酯共固化体系,以液氧冲击敏感性试验作为判定聚合物与液氧相容性的基本手段,重点研究了聚合物的抗氧化和阻燃性能与其液氧相容性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聚合物抗氧化性能的增强和阻燃性能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其与液氧的相容性.这为聚合物旨在改善与液氧相容性的改性指明了方法和途径,并由此获得两个具有良好液氧相容性的聚合物体系.  相似文献   
52.
祁锋  朱森元 《推进技术》1990,11(2):1-6,75
本文推导了热传导的三维不等距网格差分公式,对氢氧发动机喷注器面板进行了通用的传热数值分析,得出了现行结构结冰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预测了一种新结构面板的温度场,它可以避免结冰.这种分析不仅对燃气发生器,而且对燃烧室同样适用,为今后喷注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传热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3.
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预冷与启动过程数值模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谋森  刘昆  张育林 《推进技术》2002,23(3):177-181
从预冷与启动过程推进剂供应管路内低温瞬变流计算、启动过程涡轮泵动态模型、燃烧室内点火过程动态模型、发动机瞬变模型的降阶方法及发动机系统动态方程解算的数值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液氢液氧发动机预冷与启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4.
简述△F氧分析仪的特点和应用,评价其性能.  相似文献   
55.
在原子氧(AO)侵蚀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中对聚酰亚胺(Kapton)和涂ZnO-有机硅防护层的样品进行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用LAMBDA-9分光度计、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质量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AO对Kapton表现了较严重的侵蚀作用,其化学结构、元素百分含量和表面形貌都发生明显变化。而所施用的ZnO-有机硅涂层对AO辐照有较强的防护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稳定性。因腐蚀产物为SiO2,这对抑制AO的进一步侵蚀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6.
朱平如  郭平 《推进技术》1989,10(2):38-43,74
用电加热方法实验研究了超临界压力下临界温度区液氧的传热性能,验证了国内常用的传热准则方程式计算液氧换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用亚临界非等温流体湍流换热公式计算超临界压力下液态氧的传热时,只适用于壁温T_w<200K,液温T_f<140K的传热工况;用谢茨曼提出的临界温度区流体换热公式计算临界温度附近液氧和低温气氧的放热系数时,偏差很大;常用的气体换热公式计算超临界压力下高温气氧的传热,基本合适.文章整理和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临界温度附近液氧和低温气氧传热计算的新的准则方程式.  相似文献   
57.
在以前用摄谱仪研究激液管内氢氧气体爆轰光谱的基础上,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MA光学系统)收集了不同初始压强条件下300~800nm光谱范围氢氧气体爆轰的低分辨和高分辨光谱.  相似文献   
58.
运用地面模拟设备对硅橡胶材料O形圈进行了原子氧暴露、紫外线辐射实验研究;利用测压法进行了O形圈在原子氧暴露及紫外线辐射前后的泄漏率比对实验,并对实验前后O形圈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实验表明:原子氧和紫外线辐射对O形圈的表面状况及泄漏率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9.
智能化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能够快速实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复杂生物组织如何建立相对准确的数学模型是提高血氧仪精度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光通过人体组织的传输特性,采用辐射传输理论,并考虑散射效应,提出了一种新型无创脉搏轿氧仪的设计方案,有效地减少了血氧仪的测量误差,通过对PC机联网,实现了血氧测量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60.
为给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发提供参考,梳理了星舰动力系统的技术特点,并采用限体积法(Volume of fraction, VOF)对再入过程中液氧贮箱三维非定常流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复杂加速度场下推进剂贮箱内液氧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星舰再入着陆阶段,贮箱内推进剂发生了低频率(<0.6 Hz)、高幅度(轴向质心偏移高达20%)的晃动;并且贮箱底部推进剂产生了大量夹气现象,这可能会给发动机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