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364篇
航空   1021篇
航天技术   157篇
综合类   160篇
航天   1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针对远洋航天测量船设备系统复杂、布局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虚拟仪器(VI)技术建立测量船网络化状态监测系统的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所采用的模式和工作方式。最后,介绍了测量船建立的总线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Fuzzy ART的航天器状态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信号空间法在航天器状态监测中存在的参数阈值难以设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uzzy ART神经网络的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Fuzzy ART的聚类特性及网络的自主扩展性,对系统正常状态向量在多维空间进行聚类,并以网络的输出节点编号代表正常状态向量的类别.监测时,网络通过判定输入的状态向量与正常状态向量的匹配度是否满足要求而给出监测结果.该方法克服了信号空间方法各单项参数阈值难以设定问题,并且能有效地消除因噪声干扰产生的虚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C/C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细观形貌和细观结构上的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着重分析了微裂纹尺寸对C/C复合材料中Z向纤维和基体界面上因变温引起的开裂损伤的影响,给出了微裂纹随温度变化的扩展规律及微裂纹特征尺寸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提出了在高温下因变温而造成的损伤模型,为C/C复合材料结构烧蚀计算提供了一种基础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变温会引起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介绍平流层飞艇的结构健康监测定义入手,说明了该系统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工作原理。在分析平流层飞艇运行环境和结构可能的损伤模式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案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平流层飞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为今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能冲击损伤及剩余拉伸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及冲击后的拉伸过程提出了一种全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对层合板的冲击及冲击后含损伤层合板在拉伸载荷下损伤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中没有对冲击后层合板的损伤状态做人为假设,而是把冲击后层合板的实际损伤状态直接用于剩余拉伸强度研究,从而不仅提高了最终失效载荷的预测精度,而且避免了为获得冲击后损伤状态参数所进行的大量试验,同时开发了模拟程序,该程序可以预测任意铺层角度、铺层厚度的层合板在冲击载荷及冲击后拉伸载荷下的逐渐损伤破坏过程和最终失效载荷。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及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算法的液压泵在线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液压泵振动信号的5个时域信息;峰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方差和波形系数作为最小诊断参数组合,用BP神经网络进行信息融合,提出一液压泵的神经网络在线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强钛合金Ti-10V-2Fe-3Al在不同温度下的微动损伤和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对微动损伤十分敏感,常温疲劳强度下降达50%。微动损伤的主要机制是疲劳脱层,这是由作用在材料次表层的交变切应力引起的,它将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早期断裂。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可根据接触应力分析得到解释。在较高试验温度下,由于接触面形成的氧化层的保护作用,微动损伤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一些经典公式出发,推导出新的寿命公式。另外,通过引入蠕变损伤特征参量的概念还导出类似的另一个蠕变寿命估算公式。所推导出两个公式在16MnR材料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基于PC/104总线和ADS7805的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模块、A/D转换模块、CPLD逻辑控制模块EPM7128和PC/104总线组成。它能够在板卡上实现信号的采集监测,并能通过PC/104总线与上位机通信,实现数据的存储、后端处理及显示。参考了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思想,重点阐述了系统原理及硬件、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应变等效假设在本文提出的具有过应力特征的统一粘塑性本构模型[5]中引入了描述材料损伤的内变量。并且给出了一个基于组合功密度概念的新的损伤模型。同以往的唯象模型相比,该损伤模型具有较明确的细观物理意义,能反映应变率和应力状态对损伤演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