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航空   533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126篇
航天   1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师浩阳  王平阳  王淑 《上海航天》2024,41(1):122-129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内部物理过程复杂且具动态性,较难对其进行准确描述与深入研究,且其工作温度较高,其状态参数难以使用常规方式测量。针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建立流动、传热和电磁相互耦合的数值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和特性分析,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热焓探针实验系统,完成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射流参数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炬内温度与速度最大值与工作气流量呈正相关,均出现在靠近阴极区域,且沿轴线逐渐降低;等离子体炬内高温区与高电流密度区重合。  相似文献   
102.
变换器起动期间,由于低的输出电压导致过冲电流,将对变换器造成损坏。本文研究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反激(Flyback)变换器的起动过程,该变换器采用峰值电流控制芯片来实现。将Flyback变换器的起动过程分为电流过冲、电流调节器调节和电压调节器调节3个阶段。分别讨论了断续模式和连续模式下起动过程的3个阶段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影响起动过程电流过冲的因素。文中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通过对500W,200V/20V原理样机的研制,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3.
飞行器隐身技术是当代军事技术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低雷达散射截面(RCS)的飞行器外形是专业人员努力追寻的研究目标。本文采用Toplitz变换和混合迭代的算法,对新设计的一种鸭式布局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外形进行了RCS计算,并在微波暗室内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误差在1dB之内,证明此算法行之有效,优化设计的翼身融合体飞行器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04.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PMSM)电流环控制性能是制约交流伺服系统性能的关键。电流预测控制拥有更快的动态响应、更低的电流谐波和优良的转矩响应,但该算法依赖精确的电机模型,参数失配会引发稳态电流误差,无法输出额定转矩,进而导致电机转矩输出效率降低。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模型,详细分析了d、q轴电流静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电流预测控制对电机参数误差的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参数误差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引入了电机参数偏差因子,量化描述了电机电感、磁链参数误差与电流静差之间的制约关系。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为高性能永磁伺服电流预测数字控制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宽带雷达目标散射特性测量中,场地周围环境产生的零多普勒杂波(ZDC)会严重影响目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了有效地抑制背景杂波、提高目标散射信号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概率提取技术。该技术首先通过方位滑窗平均得到每个频点的初始固定背景杂波估计,然后对每个频点的杂波初始估计进行统计直方图处理得到最大概率幅度统计量,并依据该统计量完成门限处理得到最终的杂波估计值,从而消除方位滑窗平均处理中的剩余目标信号分量、实现精确的背景提取与抵消。对典型目标的外场测量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一种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改进预测电流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并网逆变器传统预测电流控制算法由于采样与计算延时会造成差一拍控制,使得逆变器并网电流不能很好地跟踪目标电流,同时逆变器滤波电感模型值与实际值有误差时会造成并网电流谐波大,还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为克服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可提前一个采样周期对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进行预测,同时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电感参数进行在线辩识。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逆变器并网电流对目标电流的跟踪精度,减小了并网电流的谐波分量,提高了由逆变器进网的电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双定子涡流制动器(DSECB)的工作原理。根据等效磁路法推导了DSECB制动力矩公式。利用有限元法对DSECB进行了3D仿真分析。详细分析了DSECB各电磁参数对制动力矩特性曲线的影响,为DSECB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In the conventional cascade control structure of aerospace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the current (or electromagnetic torque) loop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alizing a rapid response for a digitally controlled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BLDC) motor. Hysteresis Current Control (HCC)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current control for a BLDC motor. Nevertheless, the varying modulating frequency in the traditional HCC causes severe problems on the safety of power device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design. A triangular carrier-based fixed-frequency HCC strategy is expanded by relaxing the constraints on the rising and descending rates of the winding current to advance the capability of HCC to realize fixed-frequency modulation in the steady state. Based on that, a new flexible-bound-size quasi-fixed-frequency HCC is proposed, and the range feasible to realize fixed-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rol can cover the entire running process in the steady state. Meanwhile, a corresponding digital control strategy is designed, and four digitalization rules are proposed to extend the capacity to achieve fixed-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rol to the unsteady working state, that is, a novel fixed-frequency modulation is realize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improved fixed-frequency HCC strategy.  相似文献   
109.
    
扇翼飞行器是一种新概念新原理飞行器,尤其是其具有独特空气动力学原理。扇翼能够同时产生升力和推力,为了进一步改善扇翼的气动特性,在不改变扇翼基本几何参数的前提下,沿机身纵向布置前后2个扇翼,组成了纵列式双扇翼飞行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前后扇翼间距、高度和安装角变化时的扇翼升力和推力值,分析了前后扇翼气动特性相互影响的规律。此外还设计了纵列式双扇翼的风洞试验模型,将获得的风洞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前后扇翼间距、高度和安装角下,纵列式双扇翼的气动力相比单个扇翼更具优势。因此,纵列式双扇翼布局的飞行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0.
核磁共振陀螺(NMRG)是利用激光与核磁共振气室中的碱金属原子和惰性气体原子的相互作用使核子以拉莫尔频率进动,并通过磁场驱动技术对气室磁场实现闭环控制和对剩磁进行补偿来维持核子的共振状态,进而能够检测载体的角速度信息。磁场驱动技术作为磁场闭环控制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核磁共振陀螺的磁场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为了解决核磁共振陀螺磁场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不足的关键问题,采用交直流分离设计的压控电流源方案改善磁场驱动问题,基于噪声分析理论对电路进行建模和噪声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对三轴线圈的横向磁场控制精度达±0.046 2 nT,纵向磁场控制精度为±0.003 1 nT,实验证明该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