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1057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94篇
航天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991.
具有前缘凹陷特征的气冷涡轮叶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具有前缘自锁涡的新型气冷涡轮叶型.对新叶型流场进行了跨声速情况下的详细数值研究.观察了由前缘冷气喷射所形成的冷气旋涡沿叶型表面的变化.将新叶型的冷却效率、能量损失、压力场等与传统气冷涡轮叶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气冷叶型能够把由前缘冷气喷射形成的冷气旋涡锁定在其凹陷部位.冷气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减小.因此,前缘冷气喷射孔的列数可以减少.相应地,冷气喷射量可以减少.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对直升机悬停状态下下洗流场影响区域、动力舱以及发动机排气引射器进行了联合建模,采用结构化网格对计算域进行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通过数值仿真考察不同湍流模型、发动机散热、以及动力舱进口尺寸对排气引射器引射系数以及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内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射系数对湍流模型依赖性较小;发动机散热将导致引射气流量、引射系数减小,而且随着冷却气流进口面积的增大,这种影响将增大;增大冷却气流进口尺寸,冷却气流量增大,引射系数增大,但进口尺寸增大到一定值后,其效果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半封闭肋化通道射流冲击换热特性的数值计算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蕾  张靖周  杨卫华 《航空学报》2008,29(5):1105-1111
 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半封闭肋化通道单排孔射流冲击冷却进行了三维模拟,并采用红外热像测试技术对冲击靶面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揭示出各种流动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冲击射流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特征基本吻合;冲击间距对肋化部分的换热影响较大,在本文研究范围内,Z-n/d=1时壁面射流区的换热效果最好;由于产生了两个方向的二次流,V型肋化通道在壁面射流区获得了最佳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直通道和弯曲通道中超声速气膜冷却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直通道和弯曲通道两种不同几何形状中的二维平行缝槽形式的超声速气膜冷却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有、无斜激波入射冷却层时的冷却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斜激波的入射使壁面的冷却效率较无斜激波入射时要低.在该计算模型中,无斜激波入射时,弯曲通道壁面的冷却效果好于直通道壁面,而有斜激波入射时,弯曲通道壁面的冷却效果不如直通道壁面.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粉末冶金多孔结构的渗透性和流阻,以空气和氢气为介质进行了实验.实验显示微孔内流雷诺数低于1时,介质流量与穿过多孔结构的压降呈线性关系;当内流雷诺数高于1时,其流量与压降呈非线性特征.分析表明:传统的堆积床经验关系式将低估氢气和空气在烧结材料微孔中的流阻;相反,高估烧结多孔结构的渗透性能.并用粉末烧结结构的氢气和空气渗透实验数据拟合了多孔结构渗透率及摩擦阻力关联式.   相似文献   
996.
气动参数对前缘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叶片前缘结构特点,建立了前缘气膜冷却实验台,实验模型由带气膜孔的半圆柱面和平板组成.密度比为1和1.5,动量比变化范围为0.5~4,湍流度为0.4%和8%.结果表明,随着动量比的增加,冷却效率减小.在低动量比下,湍流度的提高使径向平均冷却效率降低.随着动量比的增加,湍流度对径向平均冷却效率的影响减弱.低动量比下,密度比的增加使径向平均冷却效率减小;高动量比下,密度比的增加使径向平均冷却效率增大.   相似文献   
997.
发散冷却最小冷却介质注射量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抗高温能力, 以最小的冷却介质注射量, 确保推进器不被烧蚀是发散冷却系统的设计目标.本文用一维可压缩、非稳态、局部非热平衡模型, 数值研究了瞬态冷却过程及最小冷却介质注射量的依赖参数.数值研究表明:研究瞬态的冷却过程十分重要, 因为尽管当冷却过程达到稳态以后热端温度在烧蚀点以下, 但在进入稳态之前可能已经发生烧蚀;多孔介质骨架材料的初始温度越高、特征尺寸越大, 冷却介质需要量越大;在仅考虑冷却效果的前提下, 孔隙率越大, 冷却介质需要量越大;相反, 骨架材料导热系数越高, 冷却介质需要量越小.   相似文献   
998.
弯曲多孔壁不同倾斜角气膜孔整体气膜冷却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弯曲多孔壁气膜冷却整体冷却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弯曲多孔壁由等曲率凹壁面多孔壁实验板来模拟, 实验研究了相同排列方式下2种不同小孔倾角方案整体气膜冷却效率, 分析了弯曲通道曲率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得到了沿流程的展向平均冷却效率及x/d=21.8和x/d=65.3处展向冷却效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吹风比是影响凹壁面小孔气膜冷却效率的关键因素;随着吹风比的增大, 2种孔倾角冷却效率的差异变小;主流通道中气体的流动规律对冷却效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通道深宽比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湍流模型对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推力室通道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冷却工质为氢气, 其密度、导热系数、动力粘度随着温度和压力而变化, 冷却剂比热容及金属固体物性随着温度而变化.计算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及气-固耦合算法.保持再生冷却通道个数及冷却工质进口流量不变, 通过改变通道肋壁厚度来改变冷却通道深宽比, 研究不同深宽比对推力室壁面再生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通道深宽比对推力室壁面能够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 但同时也增加了冷却通道的进出口压差.这是由于冷却工质流速的增高, 从而提高了推力室传热系数.随着深宽比不断增加, 推力室再生冷却效果趋于饱和, 而冷却工质进出口压降则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000.
Investigation of the steam-cooled blade in a steam turbine cascad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lectricity,a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thereby reduced CO2 emissions of the coal-fired plants are expected in order to reach the goals set in the Kyoto protocol.It can be achieved by a rise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Currently,live steam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up to 300 bars and 923 K are planned as the next step.Closed circuit steam cooling of blades and vanes in modern steam turbines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stablish elevated live steam temperatures in future steam turbine cycles.In this paper,a steam-cooled test vane in a cascade with external hot steam flow is analyzed numerically with the in-house code CHTflow.A parametric analysis aiming to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iveness is carried out by varying the cooling mass flow ratio.The results from two investigated cases show that the steam cooling technique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steam turbine.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vane is cooled homogeneously in both cases.With the increased cooling mass flow rate,there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cooling efficiency at the leading ed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d cooling mass flow ratio can enhance the cooling effectiveness at the leading edge.With respect to trailing edge,there is no observable improvement of cooling effectiveness with the increased cooling mass flow.This implies that due to the limited dimension at the trailing edge,the thermal stress cannot be de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cooling mass flow rate.Therefore,impingement-cooling configuration at the trailing edge might be a solution to overcome the critical thermal stress there.It i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oling effective differs on pressure side and suction side.It implicates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the cooling effectiveness on two sides are influenced by a coup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ling mass flow ratio and hole geometry.In future work,optimizing the hole geometry and cooling steam supply conditions might be the solutions for an equivalent cooling effectiveness along whole prof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