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92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1.
几种双核二茂铁衍生物挥发迁移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双核二茂铁衍生物与单核二茂铁衍生物的挥发迁移性能与迁移对燃速的影响.结果表明迁移较之挥发是一种主要的影响.双核二茂铁衍生物比单核的迁移慢,在包复层中的共容增塑量低,但它迁移至包复层中的实际铁含量比单核的高.当推进剂中铁含量相同时,双核二茂铁衍生物的燃速催化效能比单核的高.从迁移性能与燃速催化效能来看,双核二茂铁衍生物中以DPFB为好.  相似文献   
112.
于强 《推进技术》1989,10(5):6-12,7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控制冲压发动机突扩型燃烧室高振幅、低频压力振荡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技术进展.介绍了用于抑制压力振荡的被动和主动控制技术.详细地讨论了燃烧室内声波动特性、剪切层流动不稳定性和热释放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高振幅、低频压力振荡的影响,并根据当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模拟计算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已有燃烧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压强、氧化剂的重均粒径、氧化剂的质量浓度三种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反传(BP)神经网络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模拟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这为推进剂配方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4.
用快燃物提高固体推进剂燃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运用快燃物提高固体推进剂燃速的方法。在6.86MPa下,当添加快燃物ACP的量为5%时,丁羟推进剂燃速由73mm/s提高到119mm/s;且快燃物ACP对推进剂的安全性能没有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有机酸铅盐、有机酸铜盐、铜铬氧化物、铁化合物不同组合作为催化剂对新型复合改性双基高燃速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新型的铅铁络合物与铜铬氧化物组合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组合。在配方中添加3%的组合催化剂,可使该新型高燃速推进剂燃速(9.81 MPa)从48.78 mm/s(空白配方燃速)提高到56.66 mm/s,9.81~19.62 MPa区间内的压力指数从0.676下降到0.576。用差热分析研究了铅铁络合物和铜铬氧化物及其复合对双基粘结体系(NC NG TEGDN)和AP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可使双基粘结体系分解峰温提前4.94℃,使AP高温分解峰温提前119.08℃,放热量从144.97 J/g增大到1 180 J/g。  相似文献   
116.
汪志清 《推进技术》1991,12(5):45-50
本文研究了推进剂的降速剂种类及其含量、氧化剂粒度和粒度分布,以及发动机的旋转对低燃速固体推进剂燃速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采用新型药条包覆剂提高推进剂燃速测试精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稳定的低燃速复合固体推进剂.它具有高的燃速精度,较低的压强指数.文章还指出了发动机的高速旋转(2400r/min)对推进剂的燃速性能和比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王宁飞  冯伟  汪亮 《推进技术》2001,22(1):72-76
为了研究平台推进剂燃烧机理,考虑到泡沫区内固相、气相及液相之间的各种作用,建立了多相反应燃烧模型,设计了数值解法,计算了相分布、燃速压力曲线等参数。初步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解释平台效应,对推进剂配方研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利用MM5模式对比5种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即Kuo方案、Grell方案、Kain-Fritsch方案、Betts-Miller方案和赵思雄修改的Kuo方案对东亚季风区强、弱季风年夏季风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5种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各季节都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各个方案对降雨的预报能力随地区和年际而有所不同,对强季风年grell和bm方案对雨带特征的描述较好,对弱季风年bm和zhao方案对雨带的模拟与实际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9.
介绍一种国内最新研制成功的、在高压条件下测定复合固体推进剂药燃速的测试技术-泵水下声发射法,该测试系统采用水泵增压、仪表自动调压、高压电磁阀遥控卸载等多项国内首次应用的先进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能服务于复合固体推进剂高压条件下的燃速、燃速压强指数的测定。其变异系数达0.6%。  相似文献   
120.
陈步学  王晓  吴心平  程留生 《推进技术》1987,8(5):46-51,78,79
通过锥形内初装药发动机试验的压力-时间曲线,利用燃速辨识方法获得了高低两个压强范围装药的基本燃速表达式,比较了考虑c~*、k随燃烧室压强P变化和不考虑其变化所得的基本燃速表达式及其对内弹道予示的影响.结果证明,用本方法获得的燃速比燃速仪获得的燃速高5~8%,预示的内弹道曲线也与发动机实测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