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航空   1483篇
航天技术   208篇
综合类   241篇
航天   3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Alumina-based composites containing 0-15wt% Ni metallic phase were produced by hot press-sintering Ni-coated alumina pow-ders. The Ni-coated alumina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the aqueous heterogeneous precipitation of alumina micro-powders and nickel sulfate salt followed by reduction process. The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and dispersion of Ni phase in Ni-coated alumina powders and the subsequent alumina-Ni cerme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hot press-sintered composites was measured with the Archimedes’ method while the fracture strength and the fracture toughness were defined with the three-point bending method and the mi-cro-indentation fracture method. In the formation of alumina-Ni cermets from sintered Ni-coated alumina powders, Ni phase to some extent limits the densification rate and stifles the coarsening and growing process of alumina grains. The Ni phase is found to be located at the interfaces and the triple-joint junctions of alumina grains which results into alteration of the fracture mode of alumina and its in-creased fracture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 if compared with monolithic alumina.  相似文献   
992.
小编织角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焜  许希武  田静 《航空学报》2007,28(2):294-300
 采用离散化方法,基于等应变及等应力混合平均思想,结合桥联模型,建立了四步法小编织角三维四向矩形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获得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而且能直接得到各组分材料(纤维束中纤维和基体、纤维束外基体)的细观应力分布,并基于纤维和基体失效准则,揭示了材料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并预报了材料拉伸强度。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经讨论材料主要工艺参数对拉伸强度和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3.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值和冲击损伤容限许用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复合材料的引入,应该用“设计值”和“许用值”来代替“设计许用值”。讨论了设计值与许用值的关系,并指出复合材料结构压缩设计值主要取决于冲击损伤容限许用值。提出了应把冲击损伤破坏曲线定义为初步设计阶段用冲击损伤容限许用值,论证了这一定义的合理性,并给出了由该许用值确定压缩设计值的一般原则和过程。  相似文献   
99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强度的数值预报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实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经验性强度失效判据,并利用刚度预报的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强度预报的方法.强度计算的结果表明: 预测值与拉伸实验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95.
进行了航空材料和结构特征对车铣加工技术的需求分析,总结了车铣加工技术在航空难加工材料典型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车铣加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航空零部件车铣加工技术潜力的构想.  相似文献   
996.
通过超声水浸脉冲法对C/SiC复合材料的声阻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声阻抗介于(4.0~4.7)×106kg/m2s之间;未焊合时界面反射系数约为1,焊接良好时界面反射系数介于0.71~0.74之间。为使未焊合时界面反射信号幅度比焊接良好时至少相差6 d B,C扫描检测时应监测二次以上界面反射信号幅度,并采用金相的方法对C扫描结果进行验证,二者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7.
结构吸波材料多层阻抗渐变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层阻抗渐变的吸波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层阻抗渐变思想在吸波层板和泡沫两类结构吸波材料设计上的应用。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结果均表明,采用多层阻抗渐变设计能够使吸波层板和泡沫的吸波带宽向低频拓展,同时显著提高吸波泡沫的吸收强度。具有三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4 mm厚吸波层板在5~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具有六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22 mm厚吸波泡沫在2~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其中在6~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20 d B,8~12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30 d B。多层阻抗渐变设计是提高结构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8.
磁致伸缩作动器的设计及其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磁至伸缩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智能材料,置于磁场中会发生物理变形。本文利用它的一特性,设计研制了一种用于试验的磁致伸缩作动器。此作动器具有变形大,承载力强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9.
干涉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干涉配合连接和间隙配合连接的复合材料板疲劳寿命的差异.验证了采用干涉配合连接的复合材料板的疲劳寿命远高于采用间隙配合连接的复合材料板的疲劳寿命,得出了不同的干涉量对复合材料板疲劳寿命的影响等,并得出其最佳干涉量为0.82%~0.98%.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显式算法,对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壳体弹道侵彻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不同入射角及不同初始速度条件下枪弹在复合材料中的速度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入射角为90°、60°、30°3种状态下,在钨珠弹和穿甲弹垂直于壳体入射时,复合材料吸收能量最低,剩余速度最大;随入射角度的减小,子弹与靶体作用时间增加,动能损失较多,导致其剩余速度变小,减小到一定程度出现跳弹。计算获得了钨珠弹及穿甲弹垂直入射穿透该壳体时的临界速度,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